logo

“餐桌上的科技”系列报道:大白菜如何保留儿时口味

      

     “对,就是这个味道,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较差,能吃一顿大白菜猪肉炖粉条就很满足了,现在条件好了,却很难吃到儿时记忆里的大白菜猪肉炖粉条,今天总算在这家饭店尝到老味道了。”周末和家人在饭店就餐的李先生开心地说,“偷偷问了厨师,原来他们的猪肉和大白菜都是我们当地的老品种,所以才有这个味道。”


      大白菜作为广大群众喜爱的蔬菜之一,是不可缺少的美味时蔬,以其粗纤维少、营养丰富、吃法多样而备受欢迎。相信白菜猪肉炖粉条这道名菜,是许多市民难忘的美味记忆之一。


       狮子头大白菜是连云港地区一个特色大白菜类群,栽培历史悠久,具有翻心鲜黄、耐寒性强、纤维含量少等特点,常作为地区特菜供应苏北市场。目前,连云港地区大白菜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狮子头类型大白菜7万余亩,在均衡市场供应、稳定秋冬季蔬菜价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力保障港城“菜篮子”稳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品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多年在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第一线的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室助理研究员李威亚发现,市场上真正缺少的不是批发市场的普通蔬菜,而是真正生态农业生产出来的“儿时的味道”。


    “由于近年自留种种性退化以及耕作制度变迁等原因,造成狮子头大白菜出现品质下降等情况,一些农家优质种质资源也随之丢失。我们针对本地区大白菜产区繁育及生产需求,利用有性杂交基因重组、加代繁殖和综合性状系统选育等技术方法,从地区自有资源中收集、筛选优质品种,开展了狮子头良种繁育技术、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以促进该类型白菜高产稳产。”李威亚介绍。港城的农业科研专家们利用科技手段,恢复了港城“老口味”蔬菜的种植,并提升品质,让它们更适应市场需要,唤醒了港城人“舌尖上的记忆”。


        昨日,在市农业科学院的白菜试验大棚里,笔者看到已经栽种下去1个月的大白菜长势正旺,整齐划一的条田里,一颗颗青翠欲滴的大白菜正在地头里“开枝散叶”,宛如一朵朵开放的绿色花苞,紧紧地铺在地面上,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成为初秋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李威亚抢抓白菜生长关键时机,集中精力做好实验田白菜的管理工作。


    “目前,‘连狮1号’、‘连狮2号’和‘连狮3号’等中狮头大白菜新品种已取得国家品种登记证书。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游离小孢子单倍体诱导培养等先进育种技术,我们在本地区率先开展狮子头大白菜杂交种选育工作,对比选育的‘连狮3号’杂交新品种,填补了中狮头杂交种空白,有利于该类型大白菜进一步开拓省外市场。”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室主任杨海峰说。


       据了解,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室的科研专家们还在同步进行高营养和高价值的大白菜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形成了早、中、晚熟期配套,橘、橙、黄心色完备,大棵、小棵等株形的大白菜品种体系,有力提升本地区大白菜育种技术水平,同时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对多彩蔬菜的需求。


    “我们选育的‘连红1号’大白菜新品种已取得国家登记证书,并开始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广工作。”李威亚说,“我们以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为核心,集成研发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发展订单农业,合作开发脱水加工、韩国泡菜、辣白菜等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大白菜产业链,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规模化应用,以期显著提升本地区大白菜产业技术水平。”


    近两年,连狮和连红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在连云港海州新坝、东海洪庄、赣榆沙河、灌云伊山及淮安淮阴等大白菜生产区推广种植,港城市民的餐桌上将出现更多“儿时味道”的大白菜。 (武娜  张仕林)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