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身边人眼中的新闻工作者

编者按: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伫立船头的瞭望者,是洞察风云的实干家,是明辨是非的入局者,是烟火市井的守夜人;他们以笔为马,激浊扬清;以心为灯,热爱前行,纵使在这个“混沌的互联网时代”,他们仍坚守着新闻理想和专业主义,飒沓前行。他们就是新闻工作者。

他们在点滴的日子里,熬过最晚的夜,也迎接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但纸笔、镜头之外,却鲜见他们真正地现身,他们成为新闻背后受众“最熟悉的陌生人”。 随着11月8日第24个记者节的到来,我们寻找到了这群新闻工作者的同事、亲人、朋友和战友等,从他们的视角切入,看一个个忙碌的记者有着怎样的初心和使命!

他是我们勤勤恳恳的“小蜜蜂”

连云港日报编辑:贺耀堂

讲述人:同事 王富康

我与耀堂已经共事了十几年,一起担任一二版的夜班编辑也有11年了,算是对他比较了解,我对他的评价简单概括就是,能扛“硬任务”。

相信无论是老同事还是新同事,都听过耀堂的一个外号,叫“小蜜蜂”。我不知道谁第一个喊的,但我觉得这倒是把他的性格和能力刻画得很到位——能吃苦、爱学习、肯钻研,更勤快。当记者时,编辑部一天能收到他四五篇稿子,写得又好又快,有时一整个版都是他的稿子,我们称之为“屠版”;现在他又从事一二版编辑工作,又见他每天早早到岗,一丝不苟对每段文字、每张图片不厌其烦地斟酌、编排,如履薄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这不是“勤劳的小蜜蜂”还能是啥?

能担硬任务,当然不是“勤快”两字就能概括。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耀堂在2003年2月份考进报社时,还是位没毕业的大学生。那会正好赶上“非典”肆虐,他也是临危受命,硬着头皮,从一位还在课堂上的学子,转瞬成为奔波在防疫一线的记者。后来市委宣传部结集推出了《连云港市抗非斗争纪实》,耀堂的名字出现多次,这大概也成为他正式走入社会的“成人礼”吧。

说来也巧,20年后的他,再次赶上新冠肺炎疫情,但为有效传达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具体部署和指示方针,讴歌“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精神,《连云港日报》仍坚持奋战。作为头版编辑,他跟家人“请假”后,就毅然奔赴岗位,硬是在单位的折叠椅上睡了整整一个月,并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默默地当好报道后方的“守夜人”,用行动诠释着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记录传播着这座城市的奋进。

都知道党报一二版特别苦特别累,常有朋友关心地劝他悠着点。但同样作为夜班编辑,我们心照不宣:既然到了这个岗位,就要有所担当,矢志去完成这个“硬任务”。(张晨晨 整理)

三次“转向”让我 看到她对工作的执着

苍梧晚报编辑:徐芳

讲述人:母亲 闫玮

当初她选择新闻传播学时,作为母亲,我并不太清楚这将会带给她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只想着,只要孩子喜欢,又是正当的事,作为父母都要无条件支持。可2005年,当她走入连云港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后,我才知道,这不是一份按时按点、按部就班的工作。至少,我觉得对女孩来说,太累了,充满了突发、奔波和坚守。

23岁,她做了记者,每天东奔西跑,风尘仆仆。她说,干这行就是哪里有新闻就要去哪里,而且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抓个新鲜热乎。那时她还没有驾照,交通成了大问题。一个女孩,背着包、带着相机挤公交车、打出租车、骑着摩托车到处窜,忙了一天还得挑灯写稿,之后还得想着后续报道……我担心她掉头发、老得快,她说:记者,就是时刻跑在时间前面、时刻站在人前面的人,慢了不行,想不到更不行。

34岁,她做了编辑,这时她已是妈妈,可编辑的工作性质就是上不完的夜班,所以宝宝的夜晚再也没有妈妈哄睡了。她每天下午开始编辑稿件、对接记者,晚上熬夜编稿,常忙到凌晨。我知道她负责新闻监督和热线调查版面的编辑工作,担心她压力太大,也怕她得罪人,常劝她差不多就行了。她跟我说,政治性、大局观、新闻导向、敏感度等,是新闻编辑必须承担的压力,没有“差不多”这种缓冲空间。

41岁,她跟我说她又转向了,这次是新媒体编辑。她已人到中年,面对这些新潮玩意,能行吗?她却跟我说,想试试,因为人必须顺势而为才能抢先上岸。现在,她更忙了,选稿、组稿、剪辑视频、剪辑音频……忙得团团转,我常看她摆弄一些小视频,她跟我说计划搞推流直播,还有H5什么的,我年纪大了,听不懂这些词,但是我知道,她做好了准备。

我常和我女儿聊天,总结了她18年的新闻职业生涯:经历过传统媒体的黄金期,迎来了融媒体时代的大潮,切身体会着传统媒体转向融媒体的不安、阵痛、茫然和重新出发。

她的人生有了这些积淀,非常富足,我很欣慰。  (张晨晨 整理)

田叔叔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

记者:田震

讲述人:苍梧晚报小记者 李昱萱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朋友,小小的我也不例外。我的老师、家人、同学,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而在我众多朋友中,最特别的就是田震叔叔。他是一名记者,也是我的笔友。

说起和田叔叔的相遇,还挺有趣。一年级的时候,我刚成为一名《苍梧晚报》小记者。每逢周末,爸爸都会开车带我出去玩。有一次,我们要去花果山,我兴奋地带着小记者证,蹦蹦跳跳地跟着爸爸妈妈到了花果山停车场。但我发现小记者证不见了,急得我团团转,爸爸妈妈也跟着一起找。

正在我们四处寻找小记者证的时候,有一位叔叔走上前来,笑着对我说:“这是你丢的吗?”我一看,没错!我开心坏了。然而,让我更开心的是,这位叔叔原来是报社的记者,恰巧又是负责我们小记者活动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拉着爸爸的手,让他留下了叔叔的联系方式,因为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了好奇,我有很多问题,想问田叔叔。

随后的时间里,我通过电子邮件、寄信、爸爸的微信和田叔叔联系。“叔叔你会用摄像机吗”“你平时采访都去过哪里”“银杏树好美,我写了一篇文章,想给你看一看……”我的问题真的有好多呀,排着队或许能问到过年,但田叔叔都会给我回复,他还会鼓励我克服困难。记得有一次,我引以为豪的语文连续考砸两次,我对写作彻底失去信心。田叔叔知道后,给我发了段小视频,让我深受感动,重新振作。

我曾不止一次地思索,记者究竟是什么?有人说,记者让世界变得更小,因为新闻报道连接了你我他;也有人说,记者就是百姓贴心人,谁遇到困难都可以找。然而对于我,一个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记者就像一束光,温暖我的心,指引着我生长与前进的方向。

长大后,我也要做一名记者,特别是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记者,让连云港更加美丽。(王进文 整理)

这小伙子身上有股韧劲  

记者:李帅

讲述人:摄影创作伙伴 朱德富

在摄影的路上,我一直在仰望,以前是仰望摄影大家,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又开始仰望技术本领过硬的年轻人。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从事摄影创作40余年,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摄影朋友,其中,视频部记者李帅就是一名技术过硬的年轻人。

要想本领过硬,首先就要不怕吃苦,而不怕吃苦便是李帅留给我的第一印象。2014年,我有幸成为连网的特约摄影师,也是在那时,我认识了李帅。一次,我们两人一起参与拍摄海州区南部新城的宣传片,夏天近40摄氏度的高温,李帅在太阳底下一拍就是几个小时,那时我就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能吃苦。

能吃苦也磨砺出李帅坚韧的意志,在花果山拍摄养猴人,为了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李帅站在峭壁处,身子前倾,一手拉着同事,一手拿着摄像机拍摄;在盐碱地拍摄种稻场景,赤着双脚,站在泥地里,摔倒了,不顾一身泥泞,爬起来继续拍摄……

这一幕幕都定格在我的相机里。后来,我们两人合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样的经历也越来越多。正因为李帅爱岗敬业、坚韧不拔的品格,让我们成了忘年交。而李帅对技术的钻研,他更成了我“仰望的技术过硬的年轻人”。

现在科技发展迅猛,新技术、新设备应接不暇,对我这快退休的人来说,使用起来真有些吃力,视频编辑系统不会用、网络出故障、电脑有问题,只要找到李帅,他二话不说就赶来帮我解决。

李帅身上有股子韧劲,无论是在拍摄技术上还是设备应用上,都肯下功夫。他认为,往往一个好的作品,就在于一个瞬间、一个角度,而如何把握好这个瞬间和角度就是对一名摄影人的综合考验,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拍摄出更多好作品。(王进文 整理)

“我的女孩” 正能量满满

 

新媒体小编:刘宇

讲述人:丈夫 袁广

这是她工作的第九年,这九年里,她从一个负责更新微博、制作微信推文的新媒体小编,成长为一个新媒体的全面手。她时而是记者,时而是编辑,时而是主持人,工作上简单的视频拍摄和剪辑,她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这些工作中常练常新的技巧,被应用到记录生活中时,一切显得那么得幸福而美好,记者,记录着,记录者。

 

在外人看来,记者基本上不用坐班,可以在家办公,十分自由。亲近的人都知道,她真的非常忙。我们的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最近,他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妈妈又在加班了。一般的工作,只要多花时间总能把活儿干完,而她编稿子不仅需要有稿可用,有好的素材,出一条好的新媒体作品也是需要灵感的,尤其是碰上了好的策划和选题,有时急得抓耳挠腮也无法一蹴而就,通常需要整个部门一起头脑风暴。最近,他们部门调整后变成了三班倒,有时晚班干到凌晨,也稀松平常。我们的公休假通常可以连着周一到周五凑成9天,而她的年假从三月拖到四月,总不能完整地休个长假,在我们家还是短途游为主。

记者是她干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毕业至今唯一从事的工作。我曾认识的女孩儿,出门必定要精心打扮、搭配一番。而现在如果看见她认真捯饬了,必定是有出镜或者采访任务。我常跟她开玩笑,在家庭里,我的位置越来越不重要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我的女孩更加成熟,她把肩上担当看得比什么都重,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与自我提升中。

有个记者妻子真的很好,你可以看到她在正向的环境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成长。我们俩的工作都很忙,我还经常出差,但是她能兼顾工作和家庭,照顾、培养孩子,每一样都完成得很好。而且,记者身上的正义、善良、慈悲,也正在影响着我们这个小家庭,给下一代营造了正能量的氛围。 (魏吉珂 整理)

热线记者 也有“古道热肠”

 

记者:梁洪胜

讲述人:市民 陆波

他帮我们解决了大事,我打心底里感谢他。

去年12月,我们家70亩地共40万斤的大白菜滞销,而寒潮即将来临,大白菜遭受不住低温,会被冻伤,到时候肯定损失惨重。我实在没有办法,每天就想着怎么把菜卖出去,晚上也急得睡不着觉。最终我想到求助媒体,我想着凡是能帮我的,我都要尝试一下,于是我就打通了《苍梧晚报》的热线电话,说了我的诉求,结果没想到很快就有记者来查看情况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匆匆赶到就我聊上了,从销售遇到的困境到家里的情况,他仔细询问,时不时拿笔记录,我也把苦恼一下子说出来。原本我以为这个事情得等到上了报纸之后才可能有解决机会,没想到他在知道我们的困难后,主动帮我们联系客户。

通过他,我收到了许多来自市内商超以及其他单位的订单,他每次也都会主动帮我们对接,省了我们许多事情。这之后一辆辆货车将我们家的大白菜运往各地,短短半个月滞销的白菜就卖完了。我们村其他的菜农也因为报道能够连带把白菜给销售出去。说实话,之前我根本想不到他会为我们做这么多。

事情解决之后,我也想着好好感谢他,但是他跟我说,热线监督的记者就是帮助市民解决问题的,没有什么谢不谢的,看到40万斤大白菜没有烂在菜地里,他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之后我也从他口中知道,他自从2007年进入报社后,一直在热线监督部门,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像是威胁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还有难以沟通的困难局面等等,但是每当看到市民们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他都觉得这么长时间的奔波是值得的。 (张灿 整理)

坚韧与负责 让他一直“在现场”

记者:张明兴

讲述人:通讯员 王雅萱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勤奋认真,他总是对工作有十二分的激情。

去年9月,他从民生热线转到经济条线,临时接手海州的相关报道,而我作为海州区新闻中心的通讯员,很快便跟他联系上,一起合作寻找我们这里的线索。没过多久他就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展采访工作。

我记得他那次提前很早过来查看现场布置,而且他准备的采访提纲很准确地抓住了重点。虽然他没有跟我说过,但是我知道他一定在采访前做足了功课,仔细阅读前几年会展的相关资料,才能清晰全面地了解情况,问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这次采访,他认真勤奋的工作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我们一起工作的时间并不多,但非常合拍。一旦他发现适合去做的选题,他会随时打电话给我,我因为生活习惯和他差不多,所以并没有觉得麻烦。反倒觉得经常交流想法,这种思想的碰撞更能够创造出有意义的选题。

作为记者,他总是非常频繁地前往新闻现场,我也和他跑了很多地方,不管是建设工地还是生产车间,凡是能收获新闻素材的地方我们都会去。记得有一次,他确定了寒潮中市场保供的选题,但是我因为工作忙只能把相关联系人发给他,他竟在一天时间里连续采访6家农贸市场。那些市场距离很远,且当时正值冬天,迎着寒风骑车吹得脸生疼。

我知道记者的辛苦,想要写出好新闻必须深入基层和群众,随时随地做好出去采访的准备。但是他从不跟我抱怨其中的不易,他最常跟我说的是,做记者是他喜欢的事情,不管是在热线部门帮助市民解决问题,还是负责采写经济新闻,宣传惠民惠商政策,都非常有意义,这是他愿意一直做下去的事业(张灿 整理)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