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返程后备箱 装满爱的故事


编者按:春节假期结束了,又到返程开工时,新一轮“爱的后备箱比赛”再一次拉开了序幕。家乡的特产、亲手制作的食品、温暖的衣物……这些父母和长辈为你精心准备、塞进后备箱的“大礼”,寄托着家人的祝福和期待。


每一辆返程车辆的后备箱,都承载着这样一段爱的故事,它是家人的爱,是家乡的味道,是你离家时的那份不舍和牵挂。当你再次打开它时,就会发现,原来家一直都在你身边。

满载后备箱  是乡愁更是幸福

       (□ 严心蕾 陈洪兵)春节归家,后备箱载满游子和家人双向奔赴的思念。来时卸下给父母带的礼物,去时装上父母准备的港城特色美食回到栖居之地慢慢回味,这年才算过完整。


    “馓子也来两袋,外孙女喜欢吃泡糖水的。”“籽乌多装点,南通不常吃到。”大年初七,严静静收拾返程行李时又和父母上演了一年一度的“推拉战”,她站在车后,熟练地接过母亲递来的一袋又一袋港城特产往后备箱里装,往往是拒绝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又被母亲把一样东西塞到了手中。“每年都是如此,我已经习惯了,父母总怕孩子缺衣少食。”今年38岁的严静静,已经在南通生活了19年,只有国庆和春节的长假才能带女儿和丈夫回连看看父母。如今虽然物流发达什么都能买到,但父母亲自装的特产,总归多了爱的味道。


    “南通虽然同样是沿海城市,但常见的海货与我们略有不同,他们主要以鱼类为主,像炒籽乌、籽乌烧粉皮这种菜,只有在家才能敞开吃。”新鲜嫩绿的蒜薹切段,与清洗好的籽乌一起下锅爆炒———这道集咸、鲜、辣一体的蒜薹炒籽乌,是港城人熟悉的家常风味。严静静告诉笔者,女儿周梓涵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但口味似乎更偏向连云港,她尤其喜欢姥姥做的蒜薹炒籽乌。每年春节,二老都要备上许多海货,让严静静在家吃一点、回去带一点。 


     “我爸爸62岁了,今年回来我们特意带了南通特色脆饼,这种饼糖分很低,更适合老年人吃。”一个后备箱装满两代人的思念,严静静说。父母日渐老去,她在外看到适合老年人的东西,总想带一些给父母。今年过年恰好是父亲严仁军62岁生日,以往严静静只能隔着手机给父母送祝福、发红包,今年她终于能陪父亲一起吃顿饭庆生。“我们找了家港城本地小菜馆,地方不大,但都是家乡味道,饭店的炒黑粉皮是我从小最爱吃的,一家人在一起真开心。”严静静说。

“妈妈的爱”装满后备箱

(□ 侍敏)外孙爱吃的烧麦、包子,女儿爱吃的“大麒麟阁”糕点,女婿爱吃的扬州老鹅,还有“妈妈牌”扬州狮子头……初三下午, 家住海州区的王丽,带着满后备箱“妈妈的爱”踏上了返程路。


  今年37岁的王丽,老家扬州,大学毕业后,为了爱情,她和男友一起来到连云港。“孩子今年都8岁了,可每次回家,妈妈都会为我们准备很多我们爱吃的当地特产,回家要吃好久。”王丽说,“虽然我早已经成家,但在妈妈的眼里,我一直都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今年除夕中午,王丽和丈夫带着孩子赶到了扬州,迎接他们的,是一桌母亲亲手为他们制作的菜肴。“都是我们喜欢吃的,有尖椒炒牛柳、清蒸狮子头……”王丽说,“每次回家,都是老爸买菜,老妈做饭,他们会准备一桌丰盛的佳肴,吃饭时,老妈不停地给我和儿子夹菜,老爸则一声接一声地招呼丈夫吃菜、喝酒。”虽然辛苦,但这也是老人们最幸福的时刻。


  临行前,后备箱里也会装满“妈妈的爱”。外孙爱吃的扬州烧麦、包子、油糕肯定少不了,怕临近春节茶楼的包子卖断货,老两口提前一个星期就预定了60只,装了整整两大包。还有女婿爱吃的扬州老鹅、猪耳朵、卤牛肉,女儿爱吃的“大麒麟阁”糕点,除此之外,还亲手做了30只大狮子头……


  “我跟他们说过多少次了,扬州包子网上就能买到,糕点、卤货连云港也有得卖,不用他们为我们买,一下子买那么多,我们也吃不完。可每次这么说时,妈妈总有一大堆理由反驳:网上买的速冻包子不好吃,你们那的糕点、卤货口味和扬州的不一样……”王丽一脸无奈,又是一脸幸福,“我妈就是这么固执。”大年初二那天,母亲还连夜做了30只扬州狮子头给她打包带着,一边做一边说,“以前没有车,做多了你也不方便带,现在有车了,多带些,给你婆婆家也分点……”


  装满后备箱已经成为王丽返程前的仪式了,即使后备箱被装得满满当当,父母还是觉得带的东西还不够多。“以后回家得开辆大巴车了。”王丽笑着对老两口说。


  装满的是后备箱,装不完的是家人的爱和牵挂。


后备箱满载父母的爱


(□ 武娜 王振旻 张红艳)“儿子,在外面工作一定要好好吃饭。”连云区墟沟街道大巷社区居民程学巧一边将食物一件件放入汽车后备箱,一边嘱咐儿子许珈铭。春节的喜庆与热闹还弥漫在空气中,但临近假期结束,许多离家工作的人们开始踏上返程的路途,今年27岁的许珈铭也不例外。眼看许珈铭就要踏上返回无锡的路途,父母在汽车后备箱里装满了蔬菜、鱼肉、米面油等食物,他们希望孩子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清晨5时30分,天还未完全亮,程学巧便早早地起床,开始为儿子准备早餐。她熟练地剁着肉馅,接着开始擀饺皮、包饺子。很快,一个个水饺便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


  7点多钟,看见儿子起床,程学巧开始烧水煮饺子。水饺在沸水中翻滚,她耐心地搅动着,不让任何一个饺子粘连在一起。程学巧告诉笔者:“饺子都是一早现包的肉馅饺子,儿子非常喜欢吃,每次出远门,我都会给他煮碗水饺,寓意‘弯弯顺’。”


  在儿子吃饭之际,程学巧已为儿子的返程做起了准备。她拎着食物一趟趟往返于屋里和汽车之间。


  当许珈铭吃完早餐来到后备箱前,他被眼前的一幕深深感动。后备箱里塞满了妈妈亲手制作的各种食物:红烧肉、晒好的香肠、刚从冰柜取出的打理好的鱼、菜园里现挖的青菜蒜苗……这些都是妈妈亲手准备的美味佳肴,每一份都承载着沉甸甸的爱。


  今年27岁的许珈铭在无锡工作已经第二个年头了,还未婚的他每年只有过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而每到家中总能吃上最爱的食物。“虽然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但每次回家爸妈都给我准备很多好吃的,临行前,爸妈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塞进我的后备箱。”许珈铭说。他知道,后备箱里装满的,不仅仅是食物和特产,更是父母对他的爱和期望,希望他在外能够照顾好自己,希望他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时常想起家的味道和温暖。


把爸妈的厨房“搬空”

温情载满归途


(□ 魏吉珂)在春节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里,不少游子在离开家乡之际,纷纷选择把爸妈的厨房“搬空”,将家乡的味道和父母的关怀一同打包带走,让回程之路变得温馨而特别。


  大年初五早晨6点,家住灌云县伊山镇连旋小区的徐志平早早地起来忙活,摘完院子里的小黑菜,又匆匆赶往孩子大姑家的小菜园,摘了满满一箱大白菜,这些都是她和老伴平日里种的,用的豆腐渣和啤酒等有机肥料,虽然不值钱,但是吃下去的都是安心,希望孩子在大城市里能一直身体健康。


  粉条、煎饼、凉粉、鸭肫、鸭翅、大肠、葛藤粉……徐志平夫妻二人核对好女儿魏娜的“后备箱清单”,早饭准备了代表团圆和万事顺利的汤圆和水饺,才将女儿一家三口叫醒,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徐志平催促丈夫调一份蘸料给女儿带走,要知道,外孙女最喜爱的就是外公亲手烹制的白灼蹄髈,蘸料尤其一绝,在还没确定归期的时候,就在电话里跟两位老人念叨着要吃。


  “葛藤粉记得送去给孩子的爷爷奶奶,鸭肫、大肠这些卤货我都是分小份给你打包的,要吃的放保鲜,其余的放在冷冻。凉粉回去你要早点分,放不久。凉皮凉面都放在了最上面,万一路上堵车你们就路上吃。旁边的水果也是洗好的,可以直接吃。”临走前,老母亲似有说不完的嘱咐。魏娜看着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后备箱以及被填满的空位,心里一阵温暖。


  魏娜是除夕当天从上海出发回老家的,这几天带着孩子忙着四处走亲戚,等到要返程时,才发现父母悄悄给自己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春节是两家轮流,去年在奶奶家,今年就到外婆家,抢到票我就第一时间告诉了我爸妈,他们特别开心,精神头也很足。每回都要给我们拿这拿那,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都是家乡的味道,小时候的回忆和父母一片心意,幸福感满满。”


  春节在家的几天,魏娜和孩子都胖了三四斤,这重量来自爸爸做的水煮肉片、清蒸大虾、白灼蹄髈、红烧黄鱼,也来自她始终难以忘怀家乡酸甜口的凉皮凉面,还有在家乡在父母身边倒头就睡的轻松自在。回程的路上用了7个半小时,魏娜在归途中与父母约定,五一假期再带着孩子一起回家乡与爸爸一起钓鱼,再跟妈妈赛一局“跑得快”。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