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梅 王德荣)春和景明,万物复苏,辽阔的土地上,麦苗拔节生长。
站在田野间的徐大勇,凝视着远方,嘴角微微上扬,刚刚年过六旬的他,看着这一辈子打交道的庄稼地,就像是老朋友一样亲切,虽然没有言语交流,但是你能感觉到他们好似在对话。
他是农民的儿子,是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在他的身上,有着众多的职务,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半愚老农”。不管哪个季节,只要他往田里一站,就让人觉得:“这人就是这块地里的。”
他把智慧都奉献给了养育他的土地,35岁考取博士研究生,在育种领域不断突破,多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部、省、市级奖励。2010年,他带队完成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科研项目,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虽已年过六旬,但是他始终站在科技前沿,关注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他仍像个“大家长”一样,带领团队培育产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种。
因饥饿学农,并爱上农学
徐大勇出生在赣榆西部的徐山(今塔山镇),丘陵地带的土地并不肥沃,旱涝不保收,当地每口人一年若能分到几十斤水稻、一百多斤小麦,就算是好年景了。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以地瓜干为主食。饥饿,是徐大勇儿时挥之不去的阴影。
1981年,徐大勇高中毕业去了淮阴农校学习农学,自此在农业的道路上迈开步。
自小饿过肚子的徐大勇,比谁都知道粮食的珍贵。“我不能只考虑自己吃饱,也得想办法让乡亲们吃饱。”这朴素的愿望,是徐大勇的初心,也是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学农时,同学们都觉得外语没用处,但是骨子里不服输的徐大勇,正是在此时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与定位:一要学好专业课,二要学好外语,三要拓宽知识面。1984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被分到原市农业局作物栽培指导站工作。
1986年,省农业系统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举办了一个外语培训班,成绩优秀者将被派往国外学习。正是徐大勇苦学多年的英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他怀着追求新知的渴望,登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学习啤酒大麦品质育种技术。
我国的啤酒大麦育种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由于起步迟、差距大,缺乏先进的分析鉴定手段,就连研究时可参考的资料都很少。而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啤酒消费量逐年增加。
徐大勇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所以他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地学习,不到一个月,就掌握了全套品质分析技术。他的刻苦、认真得到指导老师的由衷赞扬,回国前,指导老师送给他的参考书和科研资料重达20公斤,同时也给了他一批育种资源。
1987年3月,徐大勇学习结束回到连云港,马上参加了市大麦品种改良中心的筹建工作。为尽快收集到育种资源,他到北京、吉林、陕西、浙江等十余个省市的20多家科研单位调研。有一次,他没有买到坐票,只能在火车上站了两天一夜。就这样,一个多月时间里,他的行程有一万多公里,征集到大麦育种资源400多份,中心成立的第一年就配制了200多个杂交组合。
通过几年的努力,徐大勇和同事们选育出的新品系“港啤1号”在省品种区试种,连续两年产量第一,较原来江苏省推广的品种亩产增加20~30公斤,而且品质也大大提高,深受国内啤酒麦芽厂家欢迎。他们选育出的另一个新品种“港啤3号”,也成为江苏省啤酒大麦主体品种。仅这两个品种,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在5亿元以上。
给水稻“治未病”,拿下全国大奖
1995年,研究生毕业的徐大勇,有着更多的选择,但是他果断放弃了那些更赚钱的行业,再一次选择了土地,回到了家乡——当时不管是业务水平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强的市种子站,并将目标定在了更难的水稻育种。
“国家对粮食安全一直特别重视,而品种是农业的根基,身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肯定得在主粮上有所作为,才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回忆起当年的决定,徐大勇的神情毅然而又坚定。
20世纪90年代中期,粳稻条纹叶枯病开始在我国黄淮稻区出现,它被称为“水稻癌症”。徐大勇预测此病在未来几年会大面积暴发,便立即着手“治未病”——培育抗病新品种。
“从那时起,我们每年都会在黄淮平原上奔波,就坐在车上看哪家的水稻长得好,看到好的,就下车去仔细了解,问清楚是什么品种,广泛收集资源。一天跑个一千多公里是常有的事。”
拿到各种资源,徐大勇和团队就回到连云港进行杂交培育。水稻在连云港进行杂交配组后,必须送到海南岛进行加代繁殖,多代后选出稳定的优良单株,这个过程需要6年。
从事育种的人都熟悉两个字:“南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光热等热带农业资源,海南岛具有发展育种繁殖无可比拟的优势,每年吸引数以千计的南繁科研工作者前来开展育种、制种等农业科研工作。
为了加快水稻育种的选育速度,徐大勇和团队每年都要去海南的育种基地工作很长时间。但是那时候,从连云港去海南,只能坐火车。好在连云港是陇海铁路的东部起点,有一趟火车可以到武汉。到了武汉怎么办?徐大勇摸索出了一条经验:见到南下的火车就上,能到广州最好,到南宁也行,千万不能等。因为要是遇到风浪,在湛江过琼州海峡有时真得等上几天。从连云港到海南,走上一个星期算是快的,返程也是一样。
行程艰难,在海南育种的条件更是艰辛。因为试验基地比较偏僻,晚上就住在农民家里,一间小屋住三四个人,一堵透风的墙的隔壁,就是农民家的猪圈。在做杂交培育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天一亮就要去田里工作,中午11点到下午2点这段最热的时间里,是一定要在田地里授粉的,中午饭要挨到下午3点以后才能吃,最常吃的就是米饭配酱油和辣椒。
正如徐大勇的预测,到了2005年前后,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粳稻种植区,条纹叶枯病大规模蔓延,一般稻田减产20%~30%,严重的达80%,许多农民严重亏损。
幸好徐大勇团队早有准备,利用窗口期培育出了“连粳4号”“连粳6号”“连粳7号”等多个抗病粳稻新品种,先后大面积推广。特别是“连粳7号”,不仅抗病性好,而且产量高,亩产超800公斤。
2011年,徐大勇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大家长”带队,跻身全国百强院所
东辛农场基地是市农业科学院一块较大的试验基地,徐大勇一块田一块田地走过去。不管是水稻、小麦,还是蔬菜、苗木……每块田,他都能说出个子午卯酉。与很多在田里干活的农民,他都要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当然,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想真正获得农民的认可,还得靠科技,能够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为此,徐大勇一直在努力。
走到哪里,徐大勇都会问农民:“什么品种好卖?”他经常叮嘱团队成员:“选农民最需要的品种。” 徐大勇始终站在科技前沿,关注国家和人民的需求。
国家需要啤酒大麦,他就培育啤酒大麦;发现国家将需要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他就早早培育相关品种;如今,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他又在培育产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种。
2012年,在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对“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能力评估中,水稻科研尤为突出的市农科院入围全国百强院所。“在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我们院名列全国百强院所第94位,由2002年的第246位跨越了152位,成功入围全国百强院所。”徐大勇笑着说,原计划是2020年前跻身全国百强农业科研院所,没想到目标提前实现了。
在徐大勇的带领下,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科研综合实力迅速崛起,经过几年跨越式的发展,水稻育种不仅在省内名列前茅,就是在国内也极具影响力,不仅富裕了一方百姓,还促进、壮大了全市及周边水稻产业发展。
2012年,育种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连粳9号”“连粳10号”和“连粳11号”3个水稻新品种顺利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连粳10号”是我省淮北地区首个适宜机插秧和直播稻的新品种,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
2013年,连云港首个国审超级稻品种“连粳7号”入选农业部重点推广品种。该品种已经成为我省淮北稻区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效果最好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在江苏省淮北地区推广面积突破400万亩,新增粮食近2亿公斤。
2013年,由市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中稻1号”,通过湖北省种业集团公司成功向非洲出口3.5万公斤种子,填补了连云港市农作物品种大批量出口的空白。
近年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工作不断突破,部分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一个个传奇被续写,在积极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同时,徐大勇积极参政议政,不仅谈论粮食安全、育种科研等专业话题,也经常就“三农”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曾经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建议》《加强涉农产品舆情监控和引导,保护生产者权益》等提案,以及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呼吁多措并举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一直记着自己的根,把人生奋斗的征途,写在高远辽阔的蓝天白云间,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