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雪峰)那是1947年春夏时节,多雨。王必新的父亲到大河口卖小菜,听买菜的人闲聊:“中大附中要招生了,报纸上发了简章……”
父亲借来报纸,一路小跑到家,衣服上不知是汗还是雨。
王必新一看———《新华日报》,上面写着中大附中招生,招两个班107人……
哇 报纸改变人生
94岁的老人王必新回忆起77年前的事,细节生动,画卷清晰。书桌占了客厅的一半,一杯清水,几张《苍梧晚报》,两个放大镜。小的放大镜用来看标题,倍数低;大的用来看内容,倍数高。
王必新原名王必馨,在担任市文化馆馆长的时候,嫌签字时“馨”的笔画太多,就改成了“新”。88岁的老伴张银娥,乌发浓密,面庞白皙,不见皱纹,端来一杯清水,笑容慈祥地对我说:“来,暖暖手,暖暖手。”
这中大附中在1947年的全名叫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为当时南京四大名校之首。它的前身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的附属中学堂,1984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9岁的时候,王必新读了私塾。两年后,邻村地主找来了两位老师,一位教语文,一位教数学。老师又招了几个孩子,买了课本,一直讲到了五年级的内容。
后来地主不高兴了,原因是其他孩子的成绩,超过地主家儿子,他借故辞退了老师,乡村里不再有读书声。
王必新想读书,几经打听,两位老师中的一位杨老师去了县中心小学。父亲便让王必新和他三姐夫牵着驴驮着行李,走路去县里求学。
几经曲折,还真找到了杨老师,把他收留下来读六年级。到了六年级下学期,因为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前三名,王必新被选当了“班长”。
中大附中考试前一天,王必新和一位同学带着《新华日报》从六合坐船到浦口,走到三牌楼的考点,报了名,领了准考证,然后,再走到鼓楼,找到同学亲戚做皮匠的小店,吃了点东西,席地而睡。
第二天一睁眼,糟糕!睡过了!快七点了!两位考生爬起来,脸没洗、饭没吃,一路从鼓楼跑到了三牌楼的考点,四五公里的路程,人家已经开考快半个小时了。
监考的老师看两个乡下孩子,汗流浃背,手拿准考证要考试,顿表同情,说:“你们俩别吱声,找到位置坐下来考。”
直到今日,王必新还清晰地记得,考试是两门,一门语文,一门数学。语文有填空、造句、作文。作文的内容是“有关社会情况的分析”。“当时作文也来不及打草稿,看了看题目就直接写,大概写了二三百字……”
大概20多天后,大河口镇上药店的老板,拿着《新华日报》找到了王必新正在卖菜的父亲。“老王,你看,你儿子考上了,排名第三!”
王必新以数学100、语文99的成绩被中大附中录取。报纸上写着学杂费不收,每月交30斤粮食,自带行李。
啊 海风劲吹的青春
到了“中大附中”,王必新被分在甲1班。进校一看,学校实际招了8个班,其余的6个班全是“关系生”,花钱上学。同学中有各式家庭背景,有个军阀的儿子带着手枪来上课,老师都不敢管他。
“我的班主任是共产党员,他鼓励我们进步,1950年我入了团,是学生中的骨干,后来家里实在困难,每月30斤口粮都交不上了。这时,苏北文化干部学校招人,我报名学了半年,学的是文化艺术———书法、画画、演戏、编剧。”文化艺术给王必新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窗口,也为人生开启了工作的大门。
一天,淮北盐特区的宣传部长来到学校要人:“同学们,我们特区直属中央。盐工们正在为建设伟大祖国艰苦奋斗,但是他们缺少文化生活,我们需要文艺工作者,希望同学们去艰苦的地方奉献青春!”
青年学子们热血沸腾,一百多名学生都写了决心书,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1952年10月,学校选派了14人送到了连云港。
王必新被分到新滩盐场当文化站长,当他踌躇满志地来到工作地点———傻了!没有办公室、没有桌椅、没有床,所住的茅草屋,后墙居然连窗户都没有!每顿饭吃点杂粮,喝咸水。他后来才知道,一起来的14名同学,只有两人留在了连云港。
“好在有一份报纸———《淮北盐工报》,这是当时连云港仅有的报纸,也是我在盐滩唯一能看到的报纸。这一张报纸得看多久呢?得看到小船把下一张报纸送来。”王必新用这报纸的内容和自己带来的收音机、简谱歌本和一只篮球开始了文化艺术工作。
不久后,盐场给每个文化站配了台幻灯机,这下子就有看电影的效果了。幻灯片太少,王必新便自己画,写党的政策,画盐工生活,画安全生产,画美好未来。王必新用扁担挑着幻灯机、汽油灯、小人书、图片和报纸,去盐滩搞文艺。
尤其是到了晚上,当点起汽油灯,架起幻灯机时,盐工们拖家带口聚集在小广场上。所有的幻灯片放完了,居然没有人起身离开。盐工们嚷着“再看一遍”,有时同样的内容能放三四遍。
两年后,王必新被调到市文化馆工作,后来因工作需要,他又被市委宣传部抽到当时的火柴厂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在这儿,他遇到了“劳模”张银娥。
1955年底,毛泽东主席看到一份来自连云港的报告,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当时名为前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韩李村。毛主席看后非常高兴,亲笔题写了二百多字的按语,并将原文加了按语《大社的优越性》。
当年,王必新调任当时的云台区,在那里一干就是20年。韩李村盖起了千人大会堂、两层文化活动楼;各种宣传器具和文化设备应有尽有;上百名文艺骨干活跃在街道乡村,村村建起了文化室。
1986年,王必新调任市文化局基层工作室具体负责全市县区文化网络建设,制定了我市首个《农村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条例》。两年后,我市乡镇文化中心建设覆盖率由40%增加到80%。他到市文化馆工作后,将之打造为“省先进文化馆”,王必新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
哈 老来三件事
1994年,从市群艺馆馆长、书记岗位上退休的王必新,热衷于三件事———看报、写字、养生,并坚持了三十多年。
“退休后报纸很多,单位订、子女订,我自己也订。《新华日报》《连云港日报》《扬子晚报》《家庭医生报》,还有《健康养生》《祝你健康》等杂志。”
1999年9月,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连云港日报》开设了“共同走过五十年”征文,选择了多个行业的代表性人物,用他们的故事,反映伟大祖国的发展。在文化领域,王必新被选为代表,《一路风雨向天歌》于当年9月8日2版头条刊发。
2000年10月1日,《苍梧晚报》创刊,这份沿用了《淮北盐工报》刊号的报纸,让王必新情有独钟。“既能看到天下事,更能看到身边事,它非常注重传播本土文化。”王必新说,《苍梧晚报》他每年都订。他喜欢抄写报纸上的好句子、养生知识、本土文化段落。抄完了复印装订成册,送给亲戚朋友共读共学。
多年来,他抄写并复印线装了《实用长仿宋》《新魏碑写法》《健康食谱》《养生方法》等逾60万字。养生的效果怎么样呢?90岁的时候,王必新还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过小区,去报箱取《苍梧晚报》,他的老伴张银娥目明耳聪,尤其那一头黑发,茂密光亮。
我问王必新有什么养生“秘诀”?他取出去年10月份自己总结的《养生警言》,字体工整遒劲美观,内容简明丰富辩证,将它和本报的读者分享,恰如一位老人送给新春的礼物。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