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e链山海 新动能开辟新“蓝海”——第五届连云港电商发展大会暨518网络购物季观察之三


(张明兴)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共同构成我国三大贸易方式,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1月至4月,我市纳入“点点通”公共服务平台统计的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39亿元,同比增长52.5%。通过跨境电商,消费者可以坐在家中“买全球”,“连云港制造”也源源不断走向世界。


  e链山海,向新而行。为了不断开拓外贸新“蓝海”,今年的518电商大会,我市邀请全球贸易通跨境电商专家开展跨境电商知识宣讲,引导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推进产业带跨境出海培育计划,促进企业“上线触网”,借助跨境电商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快速发展

跨境电商成规模


  在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启域跨境华东中心仓内,随着热敏快递打单机“滴、滴、滴……”的声声脆响,一件件跨境电商包裹落入邮袋,发往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现在的跨境电商业务量增长迅猛,单日业务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连云港启域跨境供应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甘露介绍,目前他们日均订单由数百单增加到5000单。“我们支持国内众多知名平台的线上订单,产品以美妆、保健品、酒水为主,主要来自日本、韩国,还有一部分欧美商品。”甘露说,眼下他们也在积极布局出口业务,实现国内商品出口的新模式,打造外贸新增长点。

  自2020年获批综试区以来,我市紧抓发展机遇,围绕“两平台六体系”建设要求,着重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保障,不断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生态。目前,全市跨境电商企业超1500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26个。连云港嘉云、汇邦纸业、索纳斯贸易、风铃水晶等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高速发展,其中连云港嘉云仅用5年时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从200万元增长到1.5亿元。


业态完善

助力更多品牌出海


  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出海直面消费者,意味着响应速度要更快。

  昨日,在连云港奇晴光电照明有限公司的发货仓库,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货品。“国外物流效率不高,通过电商平台直面向消费者,也意味着响应速度要更快。”公司相关负责人赵剑丰介绍,他们在北美地区布置了海外仓储,可以实现提前备货、批量运输和本地退换的灵活经营优势。赵剑丰说,“现在,国外的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后,企业可以从海外直接发货,顾客购物体验更好,对于提升企业口碑和知名度很有帮助。”

  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我市与中亚国家合建的海外仓一期项目已经试运营。该项目占地总面积约110亩,总投资600万美元,由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园区内注册企业恒泰供应链公司与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平台公司合作投资,共建共用共享。项目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和中亚地区进行跨境电商、跨境贸易和物流的一个重要中转枢纽。

  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带动下,我市跨境电商生态不断完善。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册海外仓运营企业10家,海外仓总面积7.6万平方米,分布在美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6个国家,超过1500家外贸企业通过各类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


跨境电商+产业带

外贸发展动能更强劲


  “跨境电商+产业带”是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昨日,位于连云港凡诗曼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加工一批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交易的订单。该公司负责人席翔介绍,为继续拓展海外市场,该公司在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通过直播方式介绍产品情况、企业生产能力,赢得了不少顾客。

  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有力,与我市正在打造的跨境电商产业带密切相关。根据《中国(连云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我市大力支持各县区和功能板块依托本地区基础条件、特色产业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推动采购、第三方平台、代运营、创意、摄影、推广、培训、物流快递等相关专业配套服务发展。其中,推动海州区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发挥主城区人口集聚优势,促进消费升级,加快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体验店建设;推动市开发区、连云区发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优势,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仓储基地,打造功能齐全、体系完善、保障到位的跨境电商产业园;灌云县围绕主题服饰产业,打造集服装设计、展示、加工、交易、面辅料集散、人才培训、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各环节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境电商产业园。

  “跨境电商+产业带”催生的出海新业态,将一个个企业串成链、构成圈,助力连云港形成良好的跨境电商发展生态圈,积聚起跨境电商腾飞的蓬勃之力。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