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荷兰海姆:“一朵郁金香”的跨国情


(□ 王文 蔡亚非 岳李心)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因色彩丰润艳丽而闻名于世。入夏以来,在我市东海县双店镇、岗埠农场等地,这种寓意高贵典雅、本该生长在大洋彼岸的鲜花,却在农家大棚里随处可见。异国的花儿如何能扎根在港城的土地上?这离不开荷兰鲍德温家族持续20多年的花卉栽培技术援助。

  每年的4月至6月,荷兰郁金香进入最佳赏花期。昨日早晨8时,邦尼·鲍德温在家乡荷兰海姆打开电脑,轻点邮箱,不出意外地,他看到了连云港中荷花卉公司发送过来的办公邮件。

  “最近,连云港部分花农尝试箱式栽培郁金香,在我们的指导下,郁金香长势良好,但是在期望上市的时间却迟迟没有开花。请问,是因为种球处理时中间温度处理周期不够吗?”邦尼喝了口咖啡,轻轻地读出信件内容。

“有可能是种球处理的时候,内部发育不充分。可将其置于25℃条件下30至35天,然后转入18℃条件下15至20天,再进行冷处理……”邦尼紧锁眉头,略略思考后,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出回信。

  点击完“发送”,邦尼舒了一口气。关上电脑,他放眼窗外,花园里一大片郁金香热烈绽放,微风拂过,花海泛起阵阵涟漪,绚丽的色彩在光影的交织中变幻莫测,宛如天地间调色盘上瑰丽的一笔。

  在荷兰,郁金香是国家的象征和代名词,也是享誉全球的农业品牌。每年,该国大大小小的农业公司大约培养约30亿个郁金香种球,排列起来能够绕赤道7圈。中国则是进口大户,每年进口荷兰郁金香种球1.6亿个左右。

  邦尼的家乡海姆,是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当地许多同龄人一样,他出生在一个郁金香世家。8岁时,邦尼就已经学会剪花、筛选有病毒的花,12岁时他便开始驾驶拖拉机帮助父母收获种球。20岁那年,从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的邦尼陪同父亲访华,以园丁的身份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20多年前,父亲就和连云港合作,那时候我才20岁,美好的年龄,就像这含苞待放的郁金香。”邦尼时常这样跟朋友介绍他的家族生意。在他的心底,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能把郁金香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当大西洋的暖风送来春的消息,就是鲍德温家族回访中国客户之时。这一次,邦尼以家族公司董事长的身份来连。

      “春节之前,邦尼来了,见到我们分外亲切。”中荷花卉公司业务经理赵磊笑着比画,与大家想象中的“荷兰大长腿”不同,邦尼是小个子,身高比赵磊矮了一个头,“他来了以后一天两顿饭,中午吃点饼干三明治啥的,然后马不停蹄地跑大棚,察看苗情。”

  2003年,原市振兴集团与邦尼的父亲布茨合作,成立了中荷花卉公司。我市控股超过51%,布茨以技术和一部分郁金香种球入股。

  “听说公司前辈也曾探索过种植小玫瑰、文心兰等花卉,但都没有成功,综合考虑郁金香不仅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也不错。”赵磊说,当时从鲍德温家族公司引进的王朝、法国之光、皇家维尔京等郁金香品种,我市部分地区至今仍在种植。

  一朵郁金香,敲开了连云港开放型农业发展的大门,也为我市与海姆,牵起了友谊的纽带。

  每年,布茨总会带着邦尼兄弟俩来到连云港,洽谈下一年的合作,回访客户,手把手地指导农户和技术人员。

  东海县双店镇种球经纪人张爱国,是全市最早一批种植郁金香的花农。他说,郁金香这种花,要求土壤疏松,种球在种植前都要经过技术处理的。

  “做箱式栽培,我们琢磨来琢磨去,不得要领,还得老外亲自指导。”张爱国说,20多年过去了,大家几乎每年都见面,已经处成了朋友。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郁金香着迷,心中始终认为郁金香能让我走向世界,结果我在中国实现了梦想。”今年来连时,邦尼面对热情的连云港人,这样说。

  当年,邦尼和父亲跋山涉水来到连云港,播下了中荷交流的种子。如今,父亲年事已高,在邦尼的接力下,这颗种子已经茁壮成长为葱葱郁郁的大树。他与我市共建郁金香种球繁育中心,努力实现郁金香种球国产化;他利用冷库技术让郁金香花期延长至5月份,让花农成功打了个上市的时间差;他通过“种球公司+基地+农户”的郁金香全产业链模式,帮助我市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一个种球带动一条产业链的溢出效应。

  回到荷兰的邦尼,全身心扑到郁金香新品种的研发中。每当他在电脑前工作感到疲惫的时候,总会摆弄一下书桌上的大轮船模型,这是来自连云港的礼物。

  邦尼说,他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连云港之旅。

  君子之交二十载,鲜花连系两国情。据悉,除了鲍德温家族公司,中荷花卉公司还积极与恩克赫伊曾等荷兰其他城市的农业客户合作,做大做强我市的花卉外贸产业。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我市近年来把外向型农业发展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快农业对外开放,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省级以上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区)数量居全省前列。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