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新文科实验室)正式运作 以人工智能撬动智库研究范式变革


(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汪海波)6月7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新文科实验室)正式运作,该实验室由市社科联统筹全市社科队伍,依托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的新型智库研究力量合作筹建,将瞄准社会科学智能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性和应用转化研究,推动本地哲学社会科学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设数字设施,打造数字底座,建立本土化数字社科体系。此举将率先打开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新局面,以人工智能撬动智库研究范式变革。


  图书、内部刊物、人工智能桌面电脑及软件系统、网络设施和远程会议系统……走进位于国家高新区科创城1号楼2层的新型智库共享空间,在约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内,处处都是科技元素。借助已离线部署完成的 Langchain-Chatchat 开源检索增强生成(RAG)大模型知识库项目,轻敲几下键盘,便可瞬时完成高精度的文本检索和知识推理。“想要建设这样的实验室,首要解决设施配备问题。”实验室负责人陈永江介绍,他们目标部署 2到3个本地6B—8B模型,且满足30B以下模型的训练和微调的工作要求,未来则计划配置1台大模型训练服务器和3台大模型部署服务器和科研平台服务器等。


  “国家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费小岩介绍,实验室将着眼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重复低水平研究被动局面,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深度合作及与理工农医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和催生新的学科和学术增长点,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将理论文章写在港城大地,将思想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而这种高精尖实验室运作的背后,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将有助于本土社科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据悉,目前实验室已聚合市内外的社科力量及政产学研资源,组建完成西游文化课题组、新媒体内容风险研究课题组和港口物流课题组等3个高层次基于大模型的社科研究团队。当天,北京方塘智库也应邀与市社科联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派出专家团队和合同科研等方式全方位参与相关课题组建设。“这是新型智库与本地社科界合作新征程上的里程碑,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也是位居前列。”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说,他们将与实验室一道,努力探索一条体制机制灵活、释放科研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之路,不断推动本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该实验室是构建本土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的重要载体,也是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数字赋能科研条件、释放科研活力、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的试验田。以人工智能赋能社科研究,符合新质生产力质态的创新发展理念。”市社科联主席商显福说。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