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新”出发 与法同行 市总工会开展《民法典》线上线下系列宣传活动

编者按


职工所想所盼,就是工会服务的方向。市总工会立足主责主业,着力提高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在办实事解难题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标准职工维权服务体系,多渠道推进服务阵地建设,切实将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送到一线职工身边,当好职工信赖的“娘家人”。本报即日起推出《“娘家人”在身边》专栏,全方位报道市总工会在做深做细普惠帮扶服务、抓紧抓实合法权益维护、高质高效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等方面的特色做法。


(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易怀丽 李琳)值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到来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提升职工群众法治素养,市总工会开展“从‘新’出发 与法同行”《民法典》线上线下系列宣传活动,让枯燥的法条生动地展现在日常生活中。


线上宣传“三个常态化”


法律咨询常态化。组织工会法律工作者、律师,通过连工惠APP、QQ、微信在线回复职工提出的法律问题,帮助职工答疑解惑。


日常宣传常态化。组织职工参加中国普法公众号《民法典》宣传月专项答题活动,组织职工参加省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月在线答题活动,通过转发《民法典》典型案例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卡通普法常态化。发布“小易说法”品牌卡通形象,结合职工群众关心的民事法律问题如人格权、侵权、劳动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等问题撰写文章,《江苏工人报》、市总工会官媒等同步刊发,多家媒体转载。


线下宣传“三个结合”


集中培训与现场咨询相结合。5月24日,市总工会《民法典》宣传活动走进市工投集团徐圩投资有限公司,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江苏省“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易怀丽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公司工会工作者、环卫、绿化、驾驶员等80人参加培训。同时,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们到公司现场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对有关采购合同、规章制度、借贷、合伙、担保、物业管理、工伤认定、请假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活动中,市总工会向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赠送《民法典》《江苏省“一办法七条例”法规汇编》《权益维护法律知识微手册》等书籍,帮助职工提高学法用法能力。


送法与“法治体检”相结合。与市工商联、司法局、工信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专项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现场解答法律问题,赠送法律书籍,推动企业合规经营。同时,为企业劳动用工开展“法治体检”服务,通过查看“法治体检表”、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管理者面对面沟通,对企业劳动用工“把脉问诊”。目前,已为5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解决了企业在合同签订、工伤事故处理、社保缴纳、职业病鉴定、法定代表人责任等方面的难题。工会从服务职工为主向兼具服务企业转变,帮助企业从源头预防化解风险,变原来的“刚性维权”为“柔性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宣传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普法过程中,注重与工会《一函两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重点工作同步,建立依法治理长效机制。对“法治体检”在85分以下的非公小微企业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督促企业自查自纠,自觉规范劳动用工,并建立相关工作群,在线为企业用工管理提供法律咨询。针对企业未成立工会或成立工会未进行社团法人资格登记的情况,现场宣讲工会法;就企业提出的如何组建工会、如何按照民主程序规范制定规章制度、办理工会社团法人资格登记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针对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工会立即启动系统内外联动机制,为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今年5月,各级工会成功调处职工工资拖欠、工伤赔偿、工伤医疗费报销等多起劳动争议纠纷,帮助20余名职工讨回工资工伤赔偿等各项费用30余万元,市县(区)总工会收到职工赠送的锦旗4面。


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完善《民法典》及特殊的民事法律——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机制,推动《民法典》深入基层、深入民心,引导职工群众和企业管理者尊法守法、学法用法,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