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时代·新农人”系列报道⑤ “草莓哥”用“新”在家乡种下诗和远方


(□袁春梅 范郁尔 陈静文)冬天里那一口鲜甜的草莓有多美味,这夏季的草莓育苗就有多辛苦。近日,在位于灌云县南岗镇的菜鸟草莓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潘亚辉已经被骄阳晒成古铜色,下地5分钟满脸都是浸出的汗珠。


  “新农人”潘亚辉此前从事物流行业,带领一帮兄弟在物流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要返回家乡从事辛苦的农业?“这里承载着我的诗与远方。”潘亚辉毫不掩饰对家乡的情怀,“可能是到了这个年龄,特别想回家乡做点事。”


  承包土地,整地搭建大棚,寻找技术员……2019年,潘亚辉在家乡南岗流转了100亩土地,正式成为一名农场主,其中20多亩地用于草莓种植,其他的进行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粮食种植。


  “农业苦,还能苦过干物流?”从没干过农活的潘亚辉直到走进大棚才发现,“连浇水都浇不明白。”


  “我们这里的土是砂壤土,在东海种草莓浇水一次可能管几天,但是在我们这水根本存不住,很快就干了。”潘亚辉从东海草莓基地聘请来的技术员,在灌云“水土不服”,频频出现种植问题,第一年就亏了几十万元。第二年因为购置的苗种出现问题,又是一路的艰辛与坎坷。


  种苗是“芯片”,果品质量重在育种育苗。虽然头两年亏得很惨,但是潘亚辉从一小批草莓苗中看到了希望。“这批少量的苗是我从镇江一个老教授那购进的,种苗好,种出的草莓口感、果型也都特别好。”潘亚辉动了心思,想去镇江拜师学艺。


  “那会儿我就是开着这辆面包车去的镇江,三天两夜都是在这车上过的。”潘亚辉指着停在大棚边上的面包车笑着说,“别人是三顾茅庐,我这是连蹲三天,才学到了真技术。”


  红颜、淡雪、白雪公主、黑珍珠……四年多浸泡在农场,潘亚辉已对多个草莓品种的育苗、种植熟稔于心。


  “红颜、章姬等都是国外引进的品种,多年种植下来,草莓品种逐步开始退化,抗病性降低,最终导致草莓不好种、投入没收成。”潘亚辉蹲在地里,指着眼前的育苗基地,“要想种出高端品质的草莓,关键在育种育苗。”潘亚辉坚定认为,如果技术不过关,苗子质量不高,直接影响草莓产量、果品质量。让他庆幸的是,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实现了从种苗到果品的闭环发展,多出的种苗还能供应给周边居民。


  “我自己种植了几十亩地的大豆,大豆在榨油的时候,会刻意留存10%左右的含油量,这样的豆粕用来沤肥会更有营养,种出的草莓不仅口感更好,外观上也更有光泽。”去年,潘亚辉种出的草莓成功被生鲜巨头“盒马”看上,订单供应不仅销路打开了,价格也上去了。


  “去年我们种出的黑珍珠草莓,销往高端市场,售价高达58元一颗,精品农业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在潘亚辉看来,愿意从事农业的人得有一定的心气儿,特别需要能熬得住,如果心情浮躁,禁不住前两年的煎熬,可能也就没有现在的小有成绩。


  大学学习机械专业的他,在农场有着很多的实操,设计了不少好用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序。连栋大棚基地有轨电车、大棚内空中轻轨的运用,实现采摘后草莓运输全程红外线控制,所有大棚顶部和下部的通风处理也都是全程机械化操作,节省了很多的人力。


  “我们去外地学习,别人都是在大棚里面参观,他常常一个人爬到大棚顶上研究。”一起外出学习的灌云县龙苴镇芦蒿种植大户孙鹏程说,潘亚辉是灌云远近闻名的“草莓哥”,大家都知道他种的草莓好吃,得益于他的爱动脑、勤动手,很多巧妙设计在大棚种植户中很受欢迎,帮大家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农业苦,战线长,但是作为“新农人”,潘亚辉把很多工业化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农业种植中,把农场经营得越来越好,他相信,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植,未来农业是大有可为的,他的草莓事业会越来越红火,他的农场也将承载起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