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黄海与里海的牵手”系列报道——孔祥伟一路追“新”


(□ 刘蔚 杨开林 张新语)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一艘满载中亚钾肥的巨轮缓缓靠岸,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早已在此等候。阳光下,岸桥集装箱翻转吊具精准地抓取满载钾肥的集装箱,瞬间翻转,钾肥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直接落入等候的货船之中,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一幕,正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创新实施中亚过境钾肥“集改散”直装作业模式的生动展现。


这一创新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卸车落场、水平运输、抓料装船”繁琐流程。“以往,完成装船作业至少需要耗费2至3天时间,而经过创新改造后的作业模式,节省了50%到60%的装船作业时间。”孔祥伟介绍,去年,采用这一模式过境运输的中亚钾肥突破1.2万吨,今年已完成7300吨的运输量,近年来累计总量超过4万吨。该作业方式被纳入省级自贸试验区创新案例候选库。


其实,在自贸试验区框架下,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创新实践不止于此。


“2019年,我们接到了日本的一批电子配件订单,客户希望这批货物能与中国的纺织品一同运往哈萨克斯坦。”孔祥伟回忆道,“传统的物流方式下,这样的需求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涉及不同国家的货物需要分别报关、分别运输。但在这儿,我们创新推出了‘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业务,将日韩东南亚的保税货物与中国的出口货物,在同一个集装箱内完成装箱、验放,搭乘中欧班列直达目的地。”


截至目前,保税货物已累计81票,货值超过390万美元,为企业节省运输成本超过30万美元。来自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订单纷至沓来,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的国际枢纽海港地位日益凸显。


“如果说‘保税+出口’混拼是我们在物流模式上的大胆尝试,那么‘船车(站)直取’零等待模式,则是我们在提升口岸效率上的又一突破。”孔祥伟说。


2020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利用自贸试验区海关制度创新,成功运行了国际班列(过境)集装箱“船车(站)直取”零等待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前置理货、海关、铁路等各环节手续,实现了船舶抵港后直接卸船分流至中哈基地,再换装火车发往境外,将过境集装箱班列的发运时间压缩至1天以内,中转作业时间较以往节约75%,客户的单箱中转成本降低约60%。


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效率赢得市场。孔祥伟坦言,所有的创新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自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运营以来,大家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坚定“勇闯技术无人区”的信念,“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