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兴 陈诚 )近期,受连续高温、强降雨以及内涝灾害影响,全国多地蔬菜价格波动明显,引发广泛关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在过去的2个月时间里,多种蔬菜价格呈上涨趋势,现在已经有所回落。
笔者从市商务局获悉,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稳定菜价,随着市场供应增加,蔬菜整体价格将逐步回稳。
市场蔬菜价格明显回落
秋葵每斤2.99元、香丝瓜每斤1.59元、老来嫩每斤5.99元……8月30日,笔者在市区一家超市看到,市民在蔬菜专区购买的热情相比前一周明显提升。“现在蔬菜的价格终于降下来了,之前的菜价快赶上过年时的了。”市民李女士说,今年夏天的菜价涨幅明显,菠菜、油菜、茼蒿等鲜叶菜价格涨幅较大,家里买菜的支出多了不少,现在看到价格有所回落,挑选时心情也愉快了些。
“这两天,不少菜品价格都在下降。”当天,正在海宁路生活广场采购的市民方先生表示,他家就住在附近,平时经常过来询价,碰到性价比高的蔬菜就会一次性多买点。这几天蔬菜价格明显回落,像黄瓜每斤仅需3元,上周他过来逛时还是4元/斤,芹菜价格也掉到了3.5元/斤,前两周一直保持在5元/斤左右。
多因素造成蔬菜价格上涨
笔者从商务部门了解到,近期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换季窗口期影响供应,6月前蔬菜、水果大量上市,市场菜价处于低位,6月以来,部分蔬菜进入退市、上市衔接期,影响市场整体供应,导致价格波动上涨;二是气候因素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先旱后涝、北旱南涝、皖北旱涝急转等复杂局面,以及多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大面积高温天气等,不利于蔬菜的生产、采收,影响主要蔬菜产地、本地蔬菜供给;三是各类成本增加,极端天气使蔬菜运输、储存成本以及损耗增加,北方蔬菜受灾导致部分品种跨区调运增多、运输距离拉长,导致运输成本上升。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拉高了蔬菜种植成本。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8月19日至25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平均批发价格每斤12.2元,环比涨2.3%,涨幅比前一周收窄5.5个百分点。“这几天叶类菜的批发价格降了些,前几天价格更高。”巨龙路菜市场负责人王波介绍,前阵子,叶类菜的批发价格已经达到了往年同期的两三倍,就连大白菜这种大众蔬菜,批发价格也达到每斤1.5元以上,贵的每斤2元,而往年同期批发价每斤只有0.5元至0.6元,涨幅达到3倍以上,而达到这样价格涨幅的蔬菜品种还有不少。“主要还是之前山东降雨量大,很多蔬菜基地都被水淹了,导致很多菜量减少,价格涨得比较多。”王波介绍,随着天气逐步转凉,受灾地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补种补收,加上近段日子我市本地及周边的速生叶菜陆续上市,预计9月上中旬,市场的蔬菜价格会全面回落。
多措并举稳定菜价
“菜篮子”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为保障老百姓“菜篮子”拎得稳,我市不断为保供稳价出实招。
在零售端,我市重点保供单位每天推出平价菜,助力平抑菜价。保真超市相关负责人左先生介绍,他们时刻关注着市场变化,及时加大了蔬菜采购和调运工作,基本上就以进价来销售蔬菜。在批发端,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唐康表示,市场也在加大调运力度,调度全国各地货源进场供应,填补供应缺口。在产地,海州区指导保供单位积极对接新坝镇、浦南镇等本地蔬菜产量较大的涉农镇街,持续推进农超合作,促进本地农产品销售的同时,适当降低采购成本。
与此同时,市商务部门加强对生活必需品价格和物资储备的监测,强化重要商品预测预警分析,及时发布市场信息预测、预警,增强市场保供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行为予以打击,确保生活必需品物丰价稳;指导重点保供单位进一步畅通货源渠道,加大物资调运以及备选货源市场开拓,积极做好货源组织和产销对接,提升生活必需品综合储备量,强化“保得住”的能力;督促保供单位加强对货源地供应量、天气、道路运输等因素关注,确保生活必需品运输渠道畅通。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