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灌南县新安镇公兴村盘活闲置旧资产 激发富民新活力


(□ 庄婷婷 王文 蔡俊杰)固定、起针、拉线、缝制……缝纫机运转的“哒哒”声连续不断,不到一个小时,一件夹克成品就制成了。在灌南县新安镇公兴村东弘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200名工人正专心赶制服饰。


  东弘服饰有限公司厂房原来是闲置多年的小学校园,近年来,公兴村党总支深入落实“支部领航、党员领头”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一以贯之抓党建、一门心思谋发展,走出一条“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昔日村里的闲置校舍摇身一变,成为人来人往、机器飞转的富民厂房。


  没有主导产业,村民的口袋就没法鼓起来,招商引资上项目是关键的出路。这是公兴村“两委”班子对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清醒认知。为改变现状,村“两委”班子紧抓清产核资工作契机,多方争取资金资源,于2022年重新盘活村内闲置多年的校舍,并进行亮化打造,新建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东弘服饰服装厂,有力带动200余位村民进厂就业,每年还可以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在公兴村,农民变成了工人,留守妇女变成了“上班族”,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民农忙时耕作、农闲时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到钱。服装厂工人介绍,前几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苏南打工,这两年得知村里也建了服装厂后,不少人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成为东弘服装厂的员工。“现在每个月工资能拿到5000多元,和外面挣差不多,今年孩子要上高中了,下班后也能多陪伴孩子,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东弘服装厂员工潘燕说。


  公兴村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项目上,大力推行“支部+能人”模式,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从昔日“雁南飞”到现在“凤还巢”,在公兴村,返乡创业人才、村内后备干部有10多名。


  村集体有了厚实的“家底”,在推进便民利民实事时也就更有底气。公兴村紧抓人居环境整治契机,开展“绿化、亮化、美化”三项工程,完成了主干道和村庄内部绿化,实现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正常运转。


同时,村内新修建道路5.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高标准完成旱厕改造,对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及村内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提升,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娱乐需求。


​“做好群众就业增收文章是富民兴村的重要内容,眼下二期厂房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厂房投入使用后,我们村里近60%的劳动力都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谈及未来,公兴村党总支书记张飞信心满怀。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