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凝心聚力建好新时代鱼米之乡——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 袁春梅 彭亚辉)随着夏末秋初的序曲轻轻响起,夏的炽热逐渐淡去,秋的清凉如同轻纱般在乡野间覆盖。在这夏与秋交织的瞬间,那些付出的汗水,正转变成累累果实,在静默转换的恬静中,等待着秋的收获。

  连云港连接东西、沟通南北,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港城人民以勤劳善作、敦厚淳朴的性格,在这片沃土上动情地演绎着农业生产的优美旋律与动人篇章。

  从新中国成立前的饿肚子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能吃饱,再到后来的“吃得好”、现在的“吃健康”,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百姓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饭碗里的变化,见证了“舌尖上”的幸福,印证了港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行稳致远。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白露时节的稻田,被一片深绿覆盖。漫步在乡野整齐划一的稻田里,宛如走进童话世界。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在一处处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地,听到、看到的都是丰产丰收的喜悦。

  “过去,这些地方要么道路不通,要么地块分散、高低不平。如今机耕道通到家门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旱能灌、涝能排,这田种起来不仅省事还高产。”在灌云县龙苴镇大由村,村支部书记介绍,项目建成后的这两年,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每年新增粮食约80万公斤。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树牢大食物观,强保障、增产能,全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各项措施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量连续12年突破70亿斤,达历史第二高位,其中,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金融保险创新试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3万亩,占耕地比重突破80%。

  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规划建设“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5万余亩,推进灌南县省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建设,东海县北芹蔬菜交易市场入选首批省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名单,全省仅4个。创新构建“1+N”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建成省级以上生猪产能调控基地38家,奶牛、肉鸡饲养量居全省第二位,生猪饲养量居全省第三位。


赋能现代乡村“产业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上下六层的菇床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白嫩嫩的双孢菇,电动工作台上,工人们正忙着采摘鲜嫩的双孢菇。

“这离家近,上班方便,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4000多元。”女工周淑兰对能在家门口上班很满意。

  在灌南县,食用菌生产企业为返乡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创造了约1.8万个就业岗位,涉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系统把打造工厂化食用菌全产业链集群、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近10年的发展,我市成为全国食用菌重要产区,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集聚度、自动化生产水平、规模和产能均居全国前列,工厂化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近百亿元。

  通过扎实推进“6+N”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打造了东海大米、灌云大豆+豆丹、灌南食用菌、赣榆紫菜等21个10亿元以上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优质粮油、绿色蔬菜、食用菌菇、特色林果、规模畜禽、海淡水产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深化农文旅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举办“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专场推介活动,率先在连云区开展休闲渔业试点。推动“连云港礼物·连天下”产品进景区,已筛选239个品牌农产品进驻景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农产品直播电商大赛”,营造优质的农业电商发展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23.86亿元。


向海图强 逐梦深蓝


  作为传统的海洋渔业大市,我市坐拥196公里海岸线、160万亩沿海滩涂和7516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特色亮点鲜明。

  近年来,海洋捕捞产量逐年提升。相关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捕捞量分别为10.9万吨、11万吨、11.5万吨,年均增长2.8%。我市捕捞量居全省第2位,占全省捕捞总量比重持续上升。连续5年开展毛虾专项捕捞,今年捕捞毛虾3387吨,直接渔业经济产值达1.69亿元,产业联动效益约5.5亿元。

  海洋养殖产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2024年上半年,海水养殖产量11.61万吨,增长33.21%。工厂化养殖成规模,我市陆基工厂化养殖车间全省规模最大,其中海水工厂化养殖车间56.5万立方米水体。贝藻间养生态养殖模式结硕果,紫菜和牡蛎养殖面积分别达16万亩和17万亩以上,海参养殖面积达到5000亩。

  海洋赋予了港城很多的优势和资源,但近岸近海养殖空间日趋饱和,依靠科技走向深远海是必然选择。

  眼下,赣榆区海州湾畔“海上牧渔城暨深海围栏”一期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8.1亿元,分三期实施的“海上牧渔城暨深海围栏”项目,将开展绿鳍马面鲀养殖,一期18万立方米的围栏式养殖平台已开始组装,预计年底开展海上施工。待三期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投放绿鳍马面鲀苗1080万尾,年产量300万斤,产值1.5亿元,还可以打造鱼、贝、藻、参等多营养层级的综合养殖体系。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8月7日,省农业农村厅与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连云港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推进连云港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在资源配置、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助推连云港在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远洋渔业、渔政执法管理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为全省海洋渔业发展探索经验。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港城将不断探索,努力打造江苏海洋渔业发展先行区。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