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武娜 通讯员 张仕林)昨天,笔者从市农科院了解到,今年我市新增3个洋葱新品种通过认定,目前,“连葱”系列洋葱品种已达23个,形成了黄、紫、白皮色完备,早、中熟期配套,圆、扁球形齐全的中日照洋葱品种体系,持续解决了品种适应性差、退化、产量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满足了鲜食、加工、出口等多元化市场对洋葱品种的消费需求,保障了洋葱产业持续发展。
洋葱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以及钙、铁等营养物质,还具有独特的含硫化合物以及类黄酮和前列腺素等生理活性成分,因此,洋葱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癌、抑菌、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其他多种功效。多年来,市农科院蔬菜室洋葱育种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选育出多样化的“连葱”系列品种满足不同产区及市场对品种多元化的需求。
昨天上午,在农科院试验基地,蔬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海峰带领一批工作人员正在洋葱资源圃查看400多份洋葱苗生长情况。“以前洋葱产业品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亩用种成本900元至1000元,由于用种成本高,种植户常常自留种,造成皮色、球形混杂,有的甚至整齐度及单芯率下降,严重影响商品品质,从而影响了种植效益,我们研发的同类型‘连葱’系列洋葱品种亩用种成本只需3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今年的3个品种适宜江苏省、安徽和山东等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种植,其中‘连葱16号’是黄皮早熟品种,亩产量为6000公斤左右,商品性好;‘连葱22号’是紫皮中熟高扁球形,亩产量7600公斤以上;而‘连葱23号’是紫皮中熟圆球形,亩产量突破8000公斤。”杨海峰说。
同时,市农科院蔬菜室还集成创新了洋葱繁制种、绿色高效栽培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发明了洋葱种球贮藏、小株留种及种子采收、加工技术,种球损耗由50%至60%降低到10%至15%,繁种周期由3年缩短到2年,种子芽率由65%至75%提高到85%至90%。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十年来,市农科院蔬菜室自主选育并推广了连葱系列品种13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制定省、市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17项,省、市主推技术2项,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国累计推广应用100多万亩,产业化规模居国内同行业首位。近年,主产区年均推广20万亩左右,约占我国中、短日照洋葱适栽面积15%。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