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进文 通讯员 汪龙 王影)“‘你送我检’活动很好,希望多多开展。”在河滨社区的社区留言板上,一位金秋情缘小区居民留言道。近段时间,海州区在郁洲街道河滨社区试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最小工作单元——“食安邻里”服务项目,受到辖区居民纷纷点赞。
海州区现有包保主体25714家,其中D级食品主体25017家,占主体总数的97.3%,D级包保干部需要直面数量庞大的经营主体。
如何让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基层落地见效?为此,海州区市场监管局瞄准重心靶向发力,通过调研座谈、一线走访、风险排查等方式,找准社区督导落实过程中的堵点与难点问题,决定在社区试点“食安邻里”服务项目。
河滨社区位于海州区东片,辖4个居民小区,辖区内有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一家大型超市、近300家商户,居民约5600户、近1.3万人。该社区党委书记宣静获悉这一信息后,主动申请在河滨社区开展试点。
海州区市场监管局综合协调科科长孙雯介绍,市市场监管局为“食安邻里”项目配备“两个责任”指导员,定期走访会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问题,着力提升基层包保干部食品安全业务能力。属地分局执法人员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对照市食安办下发的《D级督导工作指南》,帮助包保干部提升发现问题能力,必要时开展联合检查行动,最大化提升包保效能。两名食安专家分别来自区消保委和食安委,负责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咨询服务,并在发生食品安全纠纷时,提前介入、配合协助调解。
“食安邻里”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与网格化管理体系相结合,串联食品安全网格员巡查与包保干部督导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体系。网格员凭借直面经营主体的优势,还为辖区居民和D级主体提供综合服务,推动线上办理,实现年报、登记、咨询等一般咨询服务不出社区。
自试点“食安邻里”以来,河滨社区结合快检车进社区,每月组织一次“你送我检”“你点我检”等活动,邀请居民代表参加随机“你我同查”活动2次,回收调查问卷500余份。
“食安邻里”服务中还有一项微型实验室开放体验日活动。实验室由海州区市场监管局业务科室协助设立,投放有农残速测卡等操作简便的设备设施。实验室每周一下午开放,对每月一次的快检车进社区形成补充,进一步满足了居民的检测需求。
“平时,居民如果对哪样食材不放心,可以在星期一下午把食材送到实验室来。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培训,都能独立完成快检操作。”河滨社区工作人员端木蕾静一边演示一边说。
自试点以来,“食安邻里”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包保干部、网格员、部门监管人员以及消保委、食安委的法律专家等工作职能及个人优势,用好志愿服务队,已义务为居民举办食品安全、健康保健讲座10余场。
“食安邻里”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今年,该模式将在全区推广。对此,海州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黄勇表示,将继续探索实践,以加强惠民服务为中心,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为抓手,变基层“末梢”为监管“前哨”,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构建规范、透明、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关链接:包保主体是指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中,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规模和级别进行分类的主体。
包保主体分为不同等级主体,其中D级主体原则上包括:微型食品销售企业、餐饮企业,用餐人数2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用餐人数100人以下的幼儿园食堂,以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校对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