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个好人,一股清流


(通讯员 马绍军)​听到过太多太多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离奇故事,越发觉得港城老百姓身边的好医生“徐一贴”有多了不起!

“徐一贴”名叫徐立军,是个声名远播的中医师。他是九三学社连云港科技支社副主委,县市区多届政协委员,江苏省非遗传统医药保护项目,徐氏痹症外敷疗法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江苏全省第一批通过江苏省卫健委考核通过的“确有专长”的中医师。

“徐立军是个好人!”这是他的朋友和了解他的患者们众口一词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是因为他“热心公益、反哺社会,累计为1000余名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参加爱心公益活动100余场次”,更是因为他别样的为人为友为医之道。

有一位朋友,住着个大别墅,在离市区稍远的地方。去年某天的一个雨夜,朋友的女儿被自家的狗狗误伤了。朋友自然十分着急,立马想到了当医生的“好人”徐立军并且“赖”上了他:“你是医生,你朋友多,你说这深更半夜的怎么办啊?”还没听完他的完整建议,朋友竟然冒雨开车找过来了。徐立军二话不说,几通电话,四处打听,好一番折腾,带着女孩终于找到了市区唯一一家24小时有人值守随时都能打上狂犬疫苗的社区医院。

不幸的是,就在我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不久的一天,也是一个深夜,我竟然意外地亲自“验证”了一回!我的小腿被自家一只突然受惊的猫咪抓破了皮肤,留下了一道血痕。立军和登好两位好友知悉后,毫不犹豫地陪着我又去了这家社区医院,打完疫苗回到家已经到了凌晨一点多了,让我分外感动。

你可能会说,你们是朋友,他才会那么认真地帮忙。这话说得对,但也不完全是。因为,善良的人,对谁都是善良的。善良的人,往往不善拒绝他人、尤其是面对弱势者求助的时候,这跟熟悉还是不熟悉没有关系。立军就是这样的人,遇到能帮的事绝不袖手。能帮不帮,他首先过不了自己心里的一道坎。

我和立军家住得很近,无事的傍晚就在一起走路散步遛弯儿,就是那种不急不徐地一边走着一边聊着的遛弯儿。所以,我比一般的朋友更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他,更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和他一起闲聊,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过往的各种趣事,偶尔还能亲眼目睹他替人帮忙办事的全过程。

有一回,正当我们俩聊得起劲的时候,他的手机铃声突然炸响起来。只听他略带抱怨地对着手机说,“你怎么也不提前预约一下就来了?我人都出来了。”听了对方的一番解释之后,他又改口说:“那你等着吧,我很快就回去了。”

放下手机,立军转向我解释说,打进电话的是一位原本并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司机的老婆颈椎病是他贴好的,他俩才有了联系。

接着他告诉我,司机俩口子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家里有个学护士专业的女儿,想找个地方实习却四处碰壁。现在一提起实习的事就埋怨他们夫妻俩人没用,一点门路都没有,想找家医院去实习都办不妥,夫妻俩人因此倍感压力,已经愁得吃不好饭睡不着觉了。“你说这个忙,我能不帮吗?”立军说,“我是个医生,在医疗卫生系统总有几个朋友,安排个学生去医院实习,可能就是卖个面子张个嘴的事,但是对他们而言,就是很为难的大事了。”

后来,立军托请市区某家医院的朋友帮忙,女孩顺利进入这家大医院当上了一名导医。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想不到仅仅过了十来天,还是在傍晚散步遛弯的时候,我碰巧又听到了那位出租车司机打给立军的电话。电话中,立军先是谨慎地确认司机师傅的闺女此时不在他的旁边,之后才坦然劝说道:“导医工作可能不太适合她,调整到另外一个岗位也是为她好。”

原来,女孩在导医岗位的表现并不怎么好,可能服务态度有些生硬,又不善沟通,很快与病人家属起了冲突,被调换了实习岗位,心里自然有点难受。

立军在电话中叮嘱司机师傅:“女孩子大了不要直接批评她,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委婉地提醒提醒、点拨点拨,告诉她多岗位锻炼也是好事,人在单位眼皮要活一点,嘴巴要甜一点,做事要勤快一点。”

立军就是这么个好人,帮病人治病,还替病人解难,即使萍水相逢、素不相识,也是能帮则帮,尽心尽力,一点不敷衍。很多病号后来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有时候我会想,立军事多,也是因为他自己经常“多事”。他是个专攻外敷疗法、专治腰颈椎病痛的医生。在职业和专业之外,能管不管不行吗?能帮不帮谁知道?至少不必事事如此不留一点余力吧?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从外地来连举办书画展,眼看着展览开幕的日子就要到了。一群帮着张罗这场展览的都是港城书画界的“圈外”人士,缺少这方面的人脉。请谁来站台撑起这个场面呢?立军受朋友委托救急帮忙,知道举办画展的朱画家曾经是一名退伍军人,作为连云港市最早的拥军会员,立军义不容辞又要“出圈”行动了。他跟本市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也是曾经多年分管市宣传文化工作的老领导关系不一般,所以他首先登门恭请老领导出席当天的活动并做主旨发言。估计是老领导出面,又请出了圈内一位很有分量的美术大家站台,请他宣布展览开幕。担心当天现场观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他到处约人帮忙到场“驾势”。为了扩大展览的宣传效应,他还请来了资深媒体人为画展做宣传。

这样“出圈”的事,立军真的没少干。这恰好应了他曾经说过的一句玩笑话:别看我不行,但是我身边正能量的朋友行!几十年来,他的确动用过各种资源,急人所难,助人于困,做过数不清的好事善事。顺便说一句,他还是连云港市某爱心协会多年连任的副会长,他对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乐此不疲,提供义诊服务更是有求必应。

那么,如此这般心地善良、助人无数的好人,当了医生又会怎样呢?他会善待手中的那张膏药吗?

我曾听立军说过,他在接手其父传下来的徐氏痹症外敷疗法之前,是有一份很不错的正式工作的。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他已经坐上了一家生产卫生保健材料的中外合资企业的办公室副主任的重要位置。不要小看这个职位,副主任整天围着公司领导转,主要负责迎来送往,是许多有需求的小老板们争着抢着都想结交、巴结的对象。他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曾经笑言,那时候的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但是为了传承徐氏痹症外敷疗法,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立军选择了辞职。

幸运的是,徐广余老人慧眼识人,选对了传人。他的小儿子徐立军天资聪慧、心地仁善、责任感很强。这样的好儿郎一旦同意接手他的膏药,注定会谨记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以强烈的使命感和一生的心血创新传承、不断放大这张膏药的能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春风已经劲吹大江南北。此时的中国人心躁动,似乎遍地黄金、到处都有发财的机会。许多体制内的年轻人都按耐不住了,他们义无反顾地停薪留职,扑向商海,创业淘金。立军也是有机会加入这股创富发财的商海大潮的。他有一位至亲恰好在水晶之乡担任重要职务。曾经有人善意地点拨他可以去那里发展事业,比如做点水晶生意。可以想象,凭着立军的精明和待人做事的踏实劲,再有人脉加持,赚个盆满钵满是很有可能的事。但是,使命在肩的徐立军最终选择了放弃。他不是不需要钱,只是父亲的嘱托言犹在耳,祖传的膏方绝不能在自己的手上失传,他选择孤寂地守护着手上的膏方和几十本中医典籍。他暗下决心,心无旁骛,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中医典籍和膏方世界中。聪明勤奋的他在先辈膏方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完善,终于修成正果,成功研制出骨质增生外敷散和腰椎间盘突出外敷散。

他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中医外治骨质增生》被《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收编,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2006年《骨质增生的外治法》荣获“第六届中国名医论坛”学术成果一等奖。他多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名医论坛,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韩启德的亲切接见。所以,对立军当年“不当老板当医生”的选择,原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张文宝先生在他为立军撰写的报告文学《一块膏药的重生》中感慨道:“挥一挥手,东海县少了一位水晶大老板,人间却多了一位良医。”此言真是精妙!

进入2000年之后,立军手中的膏药已经声誉日隆,时任连云港日报社总编辑的颜士友先生誉之为“徐一贴”。此时,恰逢民间资本创办经营的各种特色、专科医院风头正劲、风靡全国之际,立军的膏药自然也被资本相中了。有位老板上门求合作,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徐医生啊,你不能这么廉价“糟蹋”了手中的膏药。咱们合作一下,办一家正儿八经的民营医院。钱我出,找个气派一点的场地,添置一些设备,像正规医院那样划分出各种功能区,再通过广告广泛宣传、招揽病人。“当然,膏药的价格一定要涨起来

对于“钱途”光明、十分诱人的提议,立军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了。因为在他的心里,医者必须仁心,自己手中的这张膏药,不是商品,不是昧着良心赚大钱、赚快钱的工具。它可以朴实无华,但是必须管用、低价,并深深地扎根在普通民众之中。

正是因为他始终秉持着“膏药不是商品、治病不是生意”的理念,几十年来,好人医生徐立军一直用治疗普通伤病的极低价格,为患者解除身上的疑难病痛,甚至 “非手术不可”才能医治的病痛。这对许许多多生活在农村和在城市里,靠着不多的退休金艰难生活的老年患者来说,该是多大的善举啊!

有时候我在想,现在的医患冲突为什么时常发生?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感为何如此之低?还不是因为一个“钱”字!有极少数医院一心为钱、医生心里也想钱,可是老百姓真的缺钱啊!像徐立军这样医德医术双修的好人医生,就显得越来越稀罕了,简直就是医疗界的一股清流。


我真想建议所有大学的医学院在录取新生的时候,一定要考察一下即将进入大学的考生们是否具有“好人”的底子。因为,只有像立军这样的好人掌握了医术,才能真正做到医者仁心,成为百姓最爱的好医生。

一个好人医生,带来了一股清流;一群好人医生,必将满城春风。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