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激发创新创业强劲动能———2024第六届“花果山英才”创新创业大赛侧记


(□ 朱迅 连科)金秋时节,黄海之滨,花果山下群英荟萃,一场关于创新创业的大赛热火朝天。11月7日,2024第六届“花果山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盛大开幕,21个项目共有6个项目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双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机制创新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全社会研发投资占经济比重超全国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46%,高新技术企业683家,创新活力十足。

多元赛道汇聚行业翘楚

  从瞄准肿瘤早期检测领域,到海洋贝类种质的创新,再到碳化硅气凝胶的低成本可供制备……各位参赛选手用一个个“硬核”创新成果,讲述着创新创业的故事。

  “我们把萜类产物用合成生物学重新设计,运用‘细胞工厂’取代传统的动植物组织器官的生产方式,减少植物提取的高成本高污染等问题,产品面向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等多个市场。”百开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嘉士从企业发展、团队构成、落地成果、未来市场等方面向评委展示了项目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百开盛全生物合成数字化GMP工厂已在灌南落地,建成后将推动多条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管线产品开发与生产。

  立足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业。“连云港是传统海洋养殖产业大区,作为海水养殖主导种类之一的贝类面临种质资源退化、养殖模式单一、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亟需进行种质创制与养殖技术转型升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宋浩针对这一现状,带来了团队的核心技术及产品———硬壳蛤等贝类,期望立足我市,建设“保、育、测、繁、推”种业全产业链,建成国内领先的海洋贝类种业联合育种基地,助力海洋贝类种业提升和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很多项目都让我印象深刻,参赛选手的素质很高,能够在短时间内简明扼要地将自己的核心优势、产品特点等讲述出来,这也显示出我市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提升了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大赛及品牌服务部主任何瑶表示。

瞄准核心开拓市场疆土

     “跟同行相比,你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如果要在连云港落地,产业的未来布局如何考虑?”

  在提问互动环节,“市场竞争力”是评委提到的高频词。“我比较关心的是项目的落地转化以及市场未来的前景,如何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这是参赛选手需要考虑的问题。”何瑶说。

山东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晓红是“高品质牡蛎育肥饵料的筛选与培育”项目的答辩选手,她计划下一步与海州湾联合成立公司开展高品质牡蛎饵料培育工作。“山东乳山是我国主要牡蛎养殖区,但目前养殖容量已经饱和,牡蛎肥满度呈下降趋势,我们决定转移培育基地,在连云港进一步研发高品质饵料帮助牡蛎上市。”对于注册公司的想法,何瑶给出建议:“项目本身是以技术成果转化形式推广的,目前缺乏企业管理人员,若想要成立公司,需要综合考虑设立运营团队来协同管理。”

“把已经成熟的产业放在拥有广阔市场的连云港,我对此信心满满。大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得到了专业评委的指导,同时也为项目对接投资机构和相关行业客户助了力。”孙晓红说。

政策扶持营造优质环境

     “项目本身好是一方面,但还需要‘一只手’推一把。我们可以通过本次备赛、参赛,把自己的项目从里到外好好地梳理一下,对自己的项目有更深把握和了解,我认为这是超越比赛本身的意义所在,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参赛选手包徐立表示自己收获满满。

  赛事全程跟踪,项目保质保量。“立足本地特色的众多海洋产业项目令我印象深刻,选手们表现整体比较稳定、出色,可以看出我市赛前培训组织得非常到位。”本次赛事获得了多名评委的称赞,比赛前期工作扎实、流程组织严密等已经成为大赛的鲜明亮点。

  创业动能的激发,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和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让各类人才创新有条件、创业有舞台,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