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晶晶 见习记者 刘茜文 通讯员 吴建升 王雅萱)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些青年在晚上空闲之时,选择走进可以充电学习或是休闲放松的课堂,继续充实自己的生活。读书会、瑜伽课、养生班……丰富多彩的青年夜校,正成为我市广大青年相聚在一起,开启“夜生活”的一种新方式。
“大家慢慢放松,相信绳子的力量,感受自己的呼吸。”12月5日19时,在亲亲宝贝园的空中瑜伽教室内,时不时传出学员与授课老师互动的声音。轻柔的音乐声中,学员们在专业瑜伽老师尹老师的指导下,借助空中瑜伽绳,体验着瑜伽带来的乐趣。
“我一直对瑜伽很感兴趣,但白天工作太忙,没时间去专业的瑜伽馆体验。听说青年夜校开了空中瑜伽课,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学员范同学笑着说,“这里的氛围特别好,老师和学员们都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这是我第二次来上课,感觉自己的柔韧性和平衡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现场,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挑战自我,在绳子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动作。“看到学员们能够不断突破自己,完成一个又一个有难度的动作,我感到非常开心。”尹老师表示,“学员们平常的工作紧张又繁忙,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更多的人能够回归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
开设青年夜校,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项重要举措。“青年夜校是我们为青年朋友们打造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希望能帮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学一门技艺,多培养一个爱好,找到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海州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差异化需求,夜校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讲授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体验课+进阶课+专题课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如书法、美术等热门课程,采取自主报名方式;政策解读、公文写作等专业性强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扩大夜校覆盖面;针对兴趣爱好者开设体验课和进阶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青年需求。
去夜校把时间“消费”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上,与范同学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19时30分,在市民文艺培训中心4楼书法教室,结束一天工作的青年们,开启了一堂夜校硬笔书法课。课堂上,市书协副主席杨嘉伟从最基础的横、竖、撇、捺、点的笔法和基本的握笔方式,到复杂的字体结构和布局,一一进行讲解。青年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不时低头认真做笔记。在掌握书法要领后,学员们拿起笔,认真琢磨练习,将饱满的热情倾注于笔尖。“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在书写之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杨嘉伟说。
让志同道合的青年聚在一起,为含蓄内敛的人搭建交友平台,向初入社会的“职场小白”教授实用技能……12月以来,团市委聚焦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多元化需求,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开设了“青年夜校”,努力为青年搭建一个既有趣味性又具实用性的文化“栖息地”,丰富了广大青年的夜生活。截至目前,已开设市级青年夜校4期3门,惠及青年160余人。在港城,“白天上班,晚上学艺”“青年与城市的共建共享”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通过广泛征集,我们为青年群体量身打造了文化艺术、专业技能、运动健身、形势政策等特色课程,充分满足青年朋友‘解压’‘拓展’‘提升’‘社交’等需求。”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突出公益化属性,科学解决课程的供给问题,我市“青年夜校”借助党政资源,积极对接组织、宣传、文旅等部门,在具备条件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馆、文化馆、会议室等开设夜校;协调人社等部门单位,对接行业内专业师资开设课程;引导乡镇,利用辖区内师资、阵地开设课程,丰富乡镇青年学习场景。
“青年夜校”的开办,让白天工作、夜晚追梦成为广大青年的新潮流。“今后,我们将倾听青年呼声,根据社会变化和学员需要,推出更多青年需要、引领性强的课程,让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惠及更多年轻人,同时持续提高青年夜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聚力为青年成长‘搭梯架桥’,让港城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港城更有为。”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