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殷开军 王晗)金针菇、白玉菇、香菇……各种各样的菌菇是冬日涮火锅的常备食材。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冬日“暖消费”快速升温,大街小巷的火锅店铺红红火火,港城食用菌市场也迎来了一年当中的销售旺季。
在海州区金宝农贸市场一家蔬菜摊位上,香菇、金针菇、白蘑菇、茶树菇、海鲜菇等菌菇应有尽有,不少顾客在选购蔬菜时都会挑选一些菌菇。“11月份以来,食用菌价格涨了不少,尤其是像这种金针菇,涨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冬天到了,吃火锅的人比较多,用量比较大。”商户葛勇强介绍。笔者在市场中走访发现,近年来消费者口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冬季食用菌消费中杏鲍菇、双孢菇等品种占比较大,现在海鲜菇、茶树菇等品种销量也不小,虽然价格有所上涨,还是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为了应对冬日食用菌市场的消费高峰,在灌南县规模最大的杏鲍菇生产基地,工人每天加班加点忙着将新鲜的菌菇打包后发往各地市场。“我们每天供应市场的杏鲍菇在100吨左右,高峰期每天达到150吨左右,主要销往本省以及山东、河南、北京、宁夏等地。”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华介绍,进入12月,每天的走货量明显增加,价格也上涨了一些。
“现在每天蘑菇产量140多吨,我们都是当天早上采收,当天晚上发往全国各地超市和农贸市场,每天供不应求。”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张金涛介绍,该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双孢白蘑菇生产基地,企业采用世界先进的3次发酵培养技术,让蘑菇生产周期由过去的一年一茬到现在一年九茬,产量大幅度提高,可充足供应市场。
目前,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一,全县工厂化鲜菇总产量约占全国10%,有杏鲍菇、双孢菇、金针菇等十多个食用菌品种,每天有1000多吨新鲜的食用菌销往全国各地。
食用菌菇是我市六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今年,我市印发了《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聚焦产业强基、科技赋能、主体培优、产业强链、质量兴菌五大行动,构建资源集约、技术集成、龙头带动、规模经营、融合发展的现代食用菌产业新格局,加快食用菌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从事杏鲍菇生产销售的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东海七河香菇、灌南德强杏鲍菇等食用菌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我市食用菌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市农业部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食用菌产量达35万吨,增长4.7%。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