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让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 庄婷婷 王雅萱 陈怡璇   王誉霏 张艳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聚焦发展为民、政策惠民、服务便民,有序推进省、市民生实事项目,用心用情用力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可圈可点的民生答卷托举起可感可及的民生幸福。


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


  初冬的港城,天蓝水清,街头口袋公园里,人们三五成群正在惬意聊天;夜幕降临,沿街商铺楼宇、公园广场流光溢彩;村庄小镇,新建的农家宅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高颜值”的城市,为市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面对人民宜居宜业的美好愿景,我市加速提升城市品质功能,精雕细琢扮靓家园,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有序推进1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市主城区“放心水”工程、市青少年体育发展中心新建工程、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工程。

  “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一个个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承载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尽管这几天天气寒冷,但市民张阿姨心情很愉悦。她居住的海州区幸福路街道文化社区花园巷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绿化多了,道路平坦整洁,小游园内石桌石凳干净雅致。“我每天和老姐妹们在小广场跳舞,日子过得很舒坦。”

  琳琅满目的瓜果蔬菜,品种丰富的粮油食品……位于海州区新孔南路的金宝农贸市场吸引了周边居民的光顾。“从家出发15分钟内,有菜场、超市、银行、维修服务点、诊所、药店、宠物店……从茶米油盐到休闲娱乐再到医疗卫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我们的生活‘入圈’、幸福‘出圈’。”市民张女士说。

  脚下四通八达的便捷是幸福。我市不断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瀛洲南路南延及互通工程(一期)、临洪西路等5条便民道路建设按序时推进;改造农村公路桥梁22座,建设271公里农村生态河道,新治理49公里农村骨干河道;建设8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新增6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完成4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3条森林步道。


兜牢民生底线

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幸福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我市始终从群众角度出发,多举措全方位织牢兜底保障网,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着力完善救助体系,构建起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保障,让我们家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海州工业园许庄村王佳(化名)是精神残疾二级,每年需要到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其父亲患有食道癌。因姐姐户口未迁走并共同生活在一起,王佳的家庭收入超出标准,无法享受相关保障。今年11月初,民政工作人员根据政策扩展内容,主动作为,为其办理成年无业重残“单人保”,海州工业园民政办为王佳审批低保并为其重病父亲申请临时救助,缓解其家庭困难。

  我市始终把保障民生摆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有序提高救助水平。持续做好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认定,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健全困境儿童保障体系,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全市农村留守儿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整合儿童福利、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两类机构资源,推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开展“和家安康一户一策微关爱计划”试点工作,做细做实市级特殊困难家庭关爱帮扶,探索服务妇女儿童长效机制连云港模式。构建乡镇(街道)、村(居)级主动发现渠道,实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应救尽救”。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推进服务类救助开展。


聚焦一老一小

健全高质量公共服务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我市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推动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以前自己做饭,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做起来又麻烦,每天就简单吃点将就一下。现在家门口就有餐厅,饭菜样式多,也不贵,还能跟老朋友一块儿看看电视、聊聊天,我天天都来。”在海州区新东街道双园社区“百穗餐厅”,正在用餐的王大爷赞不绝口。这里每天为居民提供早中晚三餐,有近40种菜品可供选择,基本上早餐3至5元,午餐10至12元,让大家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我市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建设,大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发展,推动以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低收入人口中的老年人为核心,以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为重点,逐步向其他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拓展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在主城区范围内打造、推广海州“百穗餐厅”老年助餐服务品牌,全市新增老年助餐点100个。推动特困供养人员向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集中,积极探索公办民营模式,提升养老机构使用效益。鼓励依托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建设中心厨房,向周边社区提供配餐服务。

  在今年刚投入使用的秦东门学校,操场上,足球、篮球等各类运动热闹开展;教室里,书法写作、童声合唱,内容丰富多彩……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既是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的有力抓手,又是促进教育公平之举。我市加快推进“优教港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优行动,今年新改扩建中小学13所。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今年新建10所幼儿园。推进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办好数字互动课堂,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推动赣榆、连云等区不断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水平。实施普通高中品质提升、特色培育、县中提优行动。强化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增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高职校、工贸高职校等综合实力。

  城市功能更完善,民生保障更牢更实,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这其中有大手笔的擘画、大动作的落实,更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我市正用一桩桩、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以每一项“民生清单”的兑现推动百姓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