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市人大聚力推进“一老一小”照护难题化解 推动“老幼共托” 守护“朝夕美好”


(□ 杨锐冰 郑非凡)“你剪的小兔子真好看!马上就到姥爷的本命年了,我剪了一条小蛇,你看像不像?”1月7日,从山东烟台来连带孩子的姥爷张博,正和小外孙一起参加腊八节剪纸活动。


  这里是全国首创的“‘老幼共托’邻里综合体”——位于路南街道葵花社区的钟声0至100岁亲亲宝贝园。综合体实现了集“食养、乐学、康养、乐游”为一体,让“夕阳”与“蓓蕾”共享同一座“宝贝园”,实现养老变“享老”。


  这也是在低生育、老龄化背景下,市、区、街道三级人大代表经过大量探索、实践,创新模式实现的资源整合、优化。“‘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面对‘老龄化、少子化’现实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老幼共托’不仅仅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食粮’,也解决了老旧社区养老服务空间不足、幼儿园生源减少的房屋闲置问题。但托老和托幼不是简单的加法,想要实现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市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李筠表示。


创新:“老幼共托”实现“养老+”


  “腊八粥熬好了,大家来尝尝……”腊八节当天,位于幼儿园南侧的百穗餐厅里,老年人在参加完上午的活动后,有序排队盛粥喝。

  “这大冷天,喝碗香喷喷的腊八粥,别提多舒服了!”张博乐呵呵地说,“在这里朋友多、活动多,天天都很开心!”

  海州区路南街道葵花社区常住人口3279人,其中老年人1072人,占比达32.7%。社区面临老龄化严重和社区用房紧张的双重挑战,许多家庭面临养老和托育的双重压力。

  “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一年来,我们积极对接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与钟声幼教集团携手,创新‘老幼共托’模式,从重点解决老年人就餐入手,逐步打造了‘乐龄年华’服务综合体,实现‘养老+’。”海州区路南街道议政代表、葵花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秋玲一边安排着给孤寡居家老人送八宝粥,一边介绍着。

  如今,“老幼共托”邻里综合体分为两个部分,北侧的主体部分仍为幼儿园正常使用,南侧3层楼被改造为供老人活动的社区邻里中心。社区邻里中心设有百穗餐厅、康复室、书法室、舞蹈室、棋牌室等。南北两侧既可以分开独立运行,也有通道可以穿行。在每周设立的开放日、传统节日,幼儿、老人会一起演出、一起做游戏、一起做手工等等。

  空中瑜伽、钵音助眠、形体模特……老年人上起了特色课程“日托班”。为了更贴合老人接送孩子时间,邻里中心将老人公益课堂开课时间设为上午9时和下午3时30分。“托老”费用很低,一个月不到200元。一些康养项目会根据项目收费,价格也很低。400多名老年学员在这里实现自我、滋养身心。

  “我们率先试点的‘老幼共托’融合发展模式,搭建起幼儿与老人互助交流的桥梁。”钟声0至100岁亲亲宝贝园副园长韩菲菲介绍,“不仅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也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


  多赢:“朝夕共处”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


  “我经常带着孙女来百穗餐厅吃饭,省去了回家做饭的烦恼,还能结识很多好朋友。”今年63岁的朱玥萍,和路南街道很多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老年人一样,不仅选择定点就餐,还经常参加“日托班”各种课程、活动,“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快乐、价值。”

  让“夕阳”与“蓓蕾”在同一屋檐下,是民心所向,更是现实所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市区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0.68%。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市57家幼儿园近两年入园人数逐年递减,还有100余家幼儿园关停。伴随而来的,是幼儿教师失业、场地空闲、资源浪费等。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连云港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的“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养老服务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支持推动养老机构发展,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护理队伍,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检查组在实地察看并实际了解老年人学习、生活服务情况后表示。

  “越是老城区,老龄化问题越突出。目前我市养老产业相对比较落后,钟声0至100岁亲亲宝贝园率先实现‘老幼共托’,解决了‘一老一小’的照护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设施不足的压力,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了运营成本。”海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秀兰表示。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通过老幼共托、朝夕相伴,老人开心了,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家庭氛围也更好了,中年人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陈秋玲说,“我们也经常和老人沟通,一问健康,二问民需,不断改进。”


  破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服务与照护模式,“老幼共托”仍有难点与卡点需要破解,并尽快形成可复制经验。为此,市、区、街道三级人大一直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推动相关政策出台。

  “‘一老一小’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如何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李筠表示,“另外,‘老幼共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能同时服务老人、孩子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仍有很大缺口。这些都需要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撑。”

  “一老一小”问题正在政策层面引发更多关注。“服务就是产品。‘老幼共托’邻里综合体自身还需具备造血功能。”海州区民政局副局长朱兰榕说,以“银发经济”为索引的“朝夕相伴”新业态想要可持续发展,需平衡好养老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养老事业主要关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服务,而养老产业则更注重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

  “目前来看,综合体助餐成本较大,老年人的知晓度、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海州区人大代表、路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浩表示,“老幼共托”的潜力有待挖掘,走市场化道路才能长久。

  对此,钟声0至100岁亲亲宝贝园园长芦卡嫚认为:“除了开设常规课程项目外,还需要通过线下体验、线上宣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打开私人定制市场。”

  “‘一老一小’分属于不同主管部门,‘老幼共托’想要长远发展,需要打破部门间的界限,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研究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明确的监管机制,培养服务老年人和儿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推动多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破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咏梅表示。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从养老到“享”老的普遍推广,还需构建多方支持、多元筹资和风险分担机制。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