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通黄河流域,南通西江流域,中通扬子江流域。海州之通海深水路,可称较善。”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对连云港寄予厚望。发展到今天,连云港港已经一跃成为吞吐量破3亿吨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港。2024年,连云港港全年完成吞吐量3.46亿吨、集装箱669.07万标箱,分别实现同比增长7.65%、9.03%,再创历史新高。投身连云港港建设20年来,中交广航局先后承建其中11个航道疏浚项目,疏浚土超6000万方,提升航道水深至22米,持续助力连云港港“融入长三角发展、做足陇海线文章、打造标杆和示范”战略目标,奋力推进国际枢纽海港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一个世纪以来孜孜以求的大港梦想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广航力量。
创新驱动破坚冰
解锁航道通航密码
在承建15万吨航道建设项目初期,面临航槽底部的硬质黏土极难开挖等诸多严峻挑战,公司陆续投入“赤湾”“黄埔号”“广州号”和“万顷沙”等大型耙吸挖泥船进场施工。一方面,对原有船机进行加重耙头重量、增加高压冲水压力、仓内配备高压冲水装置等设备改造;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分层开挖、混合装舱等工艺,极大提升了耙吸船装舱艏吹粘性土的效率。此外,公司还投入20吨的拖耙进行扫浅作业,高效扫平了零散、坚硬的浅点,利用自主研发的“星站差分”技术将外海潮位控制精度提升到厘米级,通过持续创新保证每个项目保质保量如期交付,先后斩获交通运输部的水运一级证书、优秀QC成果、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自2009年起,按照“一次立项、分期实施”的原则,公司先后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二期工程。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于2023年12月8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科技赋能筑匠心
雕琢航道品质华章
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与高效管理模式,投入世界领先、代表国内现役最高科技水平的耙吸挖泥船“浚洋1”进行现场施工,同时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工程管理平台,全方位采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预测施工风险与潜在问题,实现施工方案的动态优化。在应对复杂地质层的施工中,项目团队依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前调整挖掘设备的作业模式与参数,有效避免施工延误与质量隐患。同时,广泛应用地貌仪和多波速探测技术,对航道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与精细化勘查;精确检测施工质量,及时发现诸如平整度偏差、边坡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借助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公司实现了对航道建设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工程品质。该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品质工程”“平安工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中交集团“优质工程”“优秀技术成果”等多奖荣誉。
绿色理念润航道
绘就海洋生态新卷
公司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保融入连云港港航道建设各环节,打造绿色生态航道典范。在施工船舶动力系统升级上,公司投入顶尖科研力量创新实践,构建燃油精选与排放智能监控综合体系。精选低硫、高燃烧效率且颗粒物排放近零的清洁燃油,优化储存输送系统;自主研发智能监测系统,使用高精度传感器24小时采集发动机参数、油耗及排放数据,异常自动预警,保障系统绿色高效运行,确保污油水回收、生活垃圾上岸。一系列举措减少了船舶污染,助力港口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勇克艰难铸脊梁
夯筑航道建设基石
2005年,项目团队刚到连云港时,驻地周边基础设施匮乏、生活条件极为艰苦。通往临时码头的运输道路崎岖泥泞,大型船舶备件与补给的运输困难重重,每一次运输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役。然而,广航人并未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怀着对港口建设事业的满腔热忱,迅速组建起高效的施工队伍,精心规划施工方案。在恶劣的环境下,广航人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全力推进航道的开挖作业,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海况恶劣等重重困难,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开创了“航道等级最高、开挖厚度最大、开挖航道里程最长、疏浚量最大”四个世界第一。
目前,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已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体两翼”国际枢纽海港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如今的连云港港航道已成为连接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海上通道,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起点,广航人将围绕质量把控、技术创新应用、装备实力提升,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全力做好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施工4标段施工任务,打造精品工程,不断推动连云港港建设迈向更高的台阶,助力连云港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北翼”、在全球海洋经济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毛晓翀 胡彪)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