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们的节日】在“家”过年幸福满满

世间最美的风景,就是一家人围聚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这幅幸福画卷,缀满生活的点滴和温暖,汇成一个个美好的回忆。今年新春佳节之际,本报记者走进一个个幸福之家,现场感受他们过年的美满美好。

大学生胡曦澄:回家成忙年“主力”


记者:徐黎一


昨日上午10时许,家住连云区墟沟街道的胡曦澄家年味愈发浓烈。“我和爸爸在书房写春联,妈妈一早就在厨房准备菜肴了,这会儿我得马上出发去接上奶奶来吃团圆饭。”胡曦澄说。


胡曦澄在淮安读书,今年已经是一名大二学生了。虽然学校离家不远,但她也只是寒暑假才回来。今年寒假,胡曦澄可一天也没闲着。1月15日到家第一时间看望奶奶、外婆,跟老同学们见过面后,她就投入到墟沟街道组织的寒假爱心托管实践活动了。“从早上8点开始,到晚上5点结束,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吃午饭午休。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胡曦澄说,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寒假学习计划,她将大学生英语竞赛资料随身携带。“我主要是帮助辖区内三、四年级的十几个孩子学习语文和英语,他们写作业的时候我也可以刷刷题。”胡曦澄说。


1月24日,街道社会实践工作一结束,胡曦澄立刻转入“忙年”的节奏里。“我们家每年的分工很明确,爸爸主要负责写春联,妈妈则会提前买好一束百合花放在客厅,非常有属于我们家自己的年味。”胡曦澄说,受爸爸爱好书法的影响,寒假前,她亲手为宿舍写了一副对联贴好才回来。


25日全天整理房间;26日上午到菜场采购蔬菜、肉类,下午到超市采购零食、水果;27日跟着小红书博主学习做卤味……除夕前,胡曦澄将每日的忙年工作像列学习计划一样详细写好,俨然成了家里的忙年“主力”。由于平时爸妈工作比较忙,采购年货以及打扫卫生的工作就落在了胡曦澄的身上,而这个习惯从她上高中就已经开始了。而从上大学开始,胡曦澄又开始主动学习烹饪,目的就是想要父母轻松一些不要太辛苦了。“其实年夜饭里,我点名让妈妈做了我最爱的可乐鸡翅。我以后也要学着做给他们吃。”


午饭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后,胡曦澄按照每年过年的习俗帮爸爸一起把写好的对联贴上大门。趁着大人们休息,她又跑到厨房调起了饺子馅儿。“对于我来说,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了。”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大学生的寒假过得比上学还忙,但胡曦澄似乎想要告诉我们:为家人而忙,也许就是过年的意义之一吧。


产妇刘倩:家有新丁,在一起就是团圆


记者:王进文


除夕,这个象征着团圆与新生的日子,对于刘倩一家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今年的除夕,他们是在市妇幼保健院的病房里度过的,因为刘倩在几天前迎来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小天使。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刘倩的病床上。她看着身边熟睡的宝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病房里,虽然没有家中的布置,但亲人的陪伴让这里充满了温暖。刘倩的丈夫贾锐寒早早地起床,为她准备早餐。他轻声地对刘倩说:“老婆,辛苦啦!虽然咱们今年在医院过年,但有你和宝宝在,哪里都是家。”


不一会儿,贾锐寒的父母赶到了医院。老人们手里提着各种年货,还有为宝宝准备的新衣服。病房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刘倩的婆婆拉着儿媳妇的手说:“倩倩,好好休息,要把身体养好。这新年咱家添了新成员,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产科护士长王庆丽和值班护士走了进来。她们手里拿着精心准备的大礼包、水果,还有一些喜庆的新年装饰品。王庆丽笑着说:“知道你们今年在医院过年,我们特意来和你们一起热闹热闹。”说着,大家就开始动手布置病房。有的挂起了红灯笼,有的贴上了喜庆的福字,不一会儿,原本略显单调的病房就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刘倩的婆婆看着喜庆的病房,笑着说:“贴上这福字,咱这病房就有了年味。宝宝刚出生就赶上新年,这孩子以后肯定有福气。”病房里,大家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十分热闹。


这个除夕,虽然没有在家中度过,但刘倩一家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温暖。在这个小小的病房里,因为新生命的诞生,因为家人的陪伴,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家人在哪,哪就是家。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家人在身边,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


侨胞赵斌:团圆———中国年的味道


记者:伏广进


今年1月初,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起飞,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转机至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再乘车到达位于海州区的家中,一路风尘仆仆,行程近万公里,历时一天一夜,这就是土耳其中国华人华侨友好协商会常务副会长赵斌和妻子的春节回家之旅。


今年61岁的赵斌是土生土长的港城人。1999年,经朋友介绍,在港城从事餐饮行业的赵斌夫妇俩决定到土耳其发展。凭借妻子精湛的厨艺,他们在土耳其经营的中餐厅以独特的口味、精致的菜品赢得了当地人和游客的青睐。在土耳其站稳脚跟后,夫妻俩还做起了贸易,勤劳的他们各司其职,生意蒸蒸日上。事业有成后,始终不忘祖国家乡的赵斌还相继出任土耳其中国华人华侨友好协商会常务副会长、土耳其中国工商总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一直致力于加强中土两国的联系,积极探索合作机会,为增进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添砖加瓦。


由于在国外事务繁忙,加之路途遥远,一些年节无法回国与亲人团聚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常成为赵斌内心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近几年,家中80多岁的母亲身体不再硬朗,生活起居离不开人照顾,这让赵斌格外放心不下。“我想多陪陪母亲,春节尤其不能缺席。中国年讲究的就是团团圆圆,不管多忙,我都要和妻儿‘飞’回来过年。”赵斌说。


这个春节,他们将带回的土耳其特产送给亲朋好友。为了迎新春备年货,这些天,赵斌和妻子忙得不可开交。扫尘、贴春联福字、挂红灯笼,除夕当天,夫妻俩还亲手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邀请双方家人一起红红火火过个团圆年。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前夕,省市侨联也为他们送来了新春礼品。“我们深感荣幸,也倍感温暖。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侨联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家乡的温暖。”赵斌说。


在家的时间除了陪伴照顾母亲、忙年采购,也少不了外出走亲访友感受家乡的新变化。“在国外20多年,家乡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每次回乡都有新惊喜,家乡人的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这让赵斌打心眼里高兴。前些日子,他还和亲友去跨海大桥和高公岛等景点游玩一圈,饱览家乡的山海美景,感受到这座城市强大的发展后劲。


“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福家乡越来越美丽,祝福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赵斌说。近年来中土合作形势良好,经贸交流密切广泛,作为海外侨胞中的一员,他将继续发挥自身价值,在传播中华文化、增进民心相通、促进民间外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及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班族戴梦璇:归途如虹,家是港湾


记者:侍敏  葛文文


腊月尾声,寒风凛冽,成都的街头霓虹灯璀璨夺目,但作为一名在外地漂泊的上班族,30岁的连云港姑娘戴梦璇却在这繁华的都市中感到了一丝丝寂寥———随着春节的临近,她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除夕前夕,怀揣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恋,她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走出花果山国际机场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湿润的道路,熟悉的空气味道,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上张灯结彩,为归家的我带来丝丝温暖与浪漫。”在成都从事新媒体工作的戴梦璇满身文艺气息,她眼中的故乡,亲切又温婉。老父亲早已在机场外等候多时,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载着闺女驶向温暖的小家。


“一路上,我看到小雨中的连云港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朐阳门巍峨耸立,古老的城墙厚重而沧桑。城门之上,飞檐翘角在寒风中挺立,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无尽的故事。”


下车后,戴梦璇远远地就看到家中小院,心中一阵暖流涌过。推开门,一阵热闹的声音传来。家人们欢声笑语地忙碌着准备团圆饭。妈妈看到心心念念许久的闺女,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回来啦,快洗手吃饭吧。”


放下行李和一路的风尘,稍做准备后,戴梦璇便加入了这个温馨的场景。


外婆在剁饺子馅,几天前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姐姐在旁边帮着一起包饺子。戴梦璇接过妈妈手中的盘子,摆放着碗筷。这一刻,她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回家的感觉真好!”


桌上摆满了各种自己爱吃的菜肴。妈妈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到她的碗里说:“这是你最爱吃的,多吃点。”咬了一口,满口的香气和家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爸爸举起酒杯:“来,我们一家人干一杯,祝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幸福快乐!”欢声笑语在屋子里不停地回荡着……


已经在成都工作5年的戴梦璇感慨地说:“走过很多路,最喜欢的还是回家的路,这就是春节回家最大的意义。无论我们在哪里工作、上学,但春节一定要回家过年!因为这里有我最亲的人、最温暖的家、最美好的回忆……”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