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国瑞) 近日,有市民来电向本报热线反映,临近元宵节,有人乘夜色降临后在小区内、河边及空旷地上放飞孔明灯,这样的行为着实令人担忧。
“孔明灯属高空明火飞行物,随意放飞容易引起火灾。希望人们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市民蒋女士呼吁。
市区燃放孔明灯惹人忧
据蒋女士反映,前几日,她发现有人在小区广场上燃放孔明灯。“元宵节临近,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燃放孔明灯,满足好奇欢乐之余,殊不知存在一定隐患。小区大多是一些高层住宅楼,如果孔明灯飘进住户人家,极易引起火灾。”蒋女士说。
市民邵先生称,2月7日晚,他在骑车回家的路上,突然迎面飘来一个“不明物”,幸亏他戴着头盔,才没有被刮伤脸部。“我将车子停下来后,发现坠落的物体原来是一只孔明灯。如果在公路上,坠落的孔明灯很有可能致汽车躲闪不及,引发交通事故。”市民任先生反映,2月8日晚,他路过市区大庆东路时,看见一名男子带着孩子燃放孔明灯,因疏于观察周围情况,孔明灯上升时飘到一股电线上,幸亏风将火及时吹灭,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2月9日晚,记者在市区郁洲公园走访,发现有几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湖边研究如何燃放孔明灯,一旁,一名家长正让孩子双手举着孔明灯,自己准备点燃蜡烛。
当晚,记者又来到市区东盐河健康步道附近走访,发现也有人在河边及步道一侧的小广场燃放孔明灯。当记者提及“燃放孔明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时,一名年轻女子称,这个健康步道位于郊区,河边的放飞地点相对空旷,而且孔明灯在烛火熄灭后才会坠落,周边人烟稀少,挺安全的,不用太担心。
随后,记者在市区秀逸苏杭小区走访,发现小区内的广场上很热闹,其中不乏燃放孔明灯者。聊天中,燃放者并未意识到在高层住宅小区内放飞孔明灯存在的隐患,并随口称“元宵节临近,就是想带孩子图个欢乐”。
延续传统还需首重安全
采访中,许多市民认为临近元宵,考虑到安全、环保等因素,尽量不要放飞孔明灯。在2月10日上午的走访中,记者发现部分摊点、市场售卖花灯居多,买孔明灯的人也有,但明显不如买花灯者多。不过,也有部分市民表达不同想法,他们认为,把愿望写在灯上放飞,图一个好的寓意,是“延续传统”的一种方式。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于是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讯息,其后脱险,故后人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古时,人们相信孔明灯能把一整年的晦气、厄运带到九霄云外,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安全、环保等理念的深入人心,燃放孔明灯虽是一种民俗,但安全必须被摆在第一位。”我市民俗专家徐先生说。
“由于孔明灯外部材质很轻,本身多具可燃性,如果升空后遇到强风,易导致火源点燃灯罩下坠,可能引发火灾。市民最好不要燃放孔明灯,可更换相对安全的方式,寄予平安祝福。”消防救援部门相关人士提醒。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