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国际通用礼品卡非法经营外汇案


(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仲召鹏)在日常生活中,礼品卡已成为许多人游戏充值、日常购物的便捷工具,然而这些看似普通的卡片背后可能隐藏着犯罪活动。近日,我市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国际通用礼品卡非法经营外汇案,打掉3个跨境非法汇兑型地下钱庄洗钱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案金额17亿余元。

某高校大学生小王在放暑假的空闲时段,迷上了一款刚上线的网络游戏。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小王便开始充值,当他在网络平台上搜索优惠的游戏充值卡时,发现某商家声称可以通过国际通用的礼品卡进行充值兑换,而且还提供充值折扣,更吸引人的是,充值金额越大,优惠力度越大。此外,商家还表示要通过银行卡转账,跳过平台流程还能享受更多优惠。

于是,小王赶紧掏出手机转了账,一天后,顺利激活了礼品卡并完成了游戏充值。然而,正当他再次使用银行卡时,却发现银行卡被冻结了。不明所以的小王赶紧联系银行客服,结果被告知他的银行卡因与涉嫌洗钱的账户有交易记录,已被银行冻结。

原来,警方早就盯上了这些所谓礼品卡的非法外汇交易。办案民警介绍,礼品卡是由数码、游戏等领域跨国公司或购物网站发行的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充值购物卡,交易时可以脱离实体卡,以卡号加密码的方式进行买卖。犯罪分子正是看中了礼品卡的隐蔽性强、流通方便等特点,利用它们进行非法资金汇兑。

此类犯罪集团通过社交软件吸引客户,利用“跨境对敲”的方式进行资金流转。在流转过程中,为了更方便非法交易外汇,礼品卡成为犯罪分子理想的交易工具。他们以极低的折扣出售礼品卡,看似让消费者省了钱,实则通过倒买倒卖将外币汇兑至国内市场。经过一系列的侦查,警方发现,该网络有上千条交易资金运作链条,隐秘复杂的关系更是触目惊心。

何为“跨境对敲”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人民币和外汇之间的直接交易进行隔离,购汇人将人民币直接汇入行为人提供的人民币账户,行为人则通过境外银行账户将等值的外汇汇入购汇人指定的境外账户。

“本案中,霍某、李某等卡商团伙大量收购各大平台礼品卡,并与境外犯罪分子合作搭建通道,帮助境内外有资金出入境需求人员转移资金。”灌云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介绍。该跨境非法经营外汇的犯罪链条包含上游资金吸入、地下钱庄汇兑、吸粉引流卖卡、平台资金结算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金运作链。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审理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