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项目牵引 百业融合 品牌输出 我市打造2025文旅产业“升级版”


(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何文艳 徐靖涵 薄祥仁 刘东)实施50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编制文旅招商手册并排定20个重点招商项目,推进国际邮轮复航,累计发放文旅消费券650万元,发行旅游年票(通票)22万张,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52.8%……去年,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交上亮眼答卷。近日,全市文广旅工作会议召开,笔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重大项目牵引、提升百业融合发展、擦亮文旅品牌等举措,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引领打造文旅产业“升级版”。


“去年以来,我们完成了孔望山景区大地景观改造及环境提升,桃花涧景区顺利通过4A级旅游景区复核,‘东方天书’VR体验馆顺利推进建设……”作为我市主城区以及文旅资源富集区,海州区以项目带动为核心,推动传统景区“破圈突围”,打造了吸引游客的“强磁场”。据海州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有15个项目入选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库,占全市比重30%,年度完成投资额25.37亿元,占全市比重41.96%。今年,我市还将持续增强重大项目牵引力,以消费升级助力产业发展,加快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围绕持续举办文旅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大连云港文旅消费券和B版旅游年票统筹发行力度;组建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推动东海温泉旅游度假区、海滨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目前,我们新排定市级重点文旅项目50个,提速建设花果山索道、渔湾神鱼广场、园博园改造提升、市博物馆展陈提升等重点文旅项目。”市文广旅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将通过虚拟现实研学、AR文博场景活化等案例,拆解科技赋能文旅的底层逻辑和文旅获客新范式……”2月22日,由东海文旅发展集团主办的AI环境下文商旅产业融合交流会举行,来自全国的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数字IP开发、沉浸式业态矩阵构建,探索打造“可游可学可转化”的全链路运营体系,此举正彰显了我市在提升融合发展驱动力,持续做好“文旅 百业”大文章上的积极态度。实际上,今年我市还有更多“融合动作”——结合省运会,培育打造赛事旅游、夜间旅游、乡村旅游、滨海旅游等文旅业态。通过开发邮轮游艇、房车露营、水上夜游、低空旅行等新业态产品,放大“文体旅”综合效应。还将推动文化项目进景区、进街区等,培育一批互动式、体验式旅游场景,重点打造“撒五百妖魔鬼怪进仙山”、二郎神斩蛟治水等沉浸式演出,让更多“老树发新枝”。


“这里空气格外清新,清晨起来眺望远处的山,心情无比舒畅。”站在花果山“花间岭·悟云空”酒店的观景廊道上,游客们感受到什么叫“春风骀荡”。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花间岭·悟云空”成功入选全国乙级旅游民宿,这也是全市唯一上榜名单,成为我市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的缩影。据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陆续推出更多文旅品牌活动,重点将通过“跟着演出去旅行”模式,来拉响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包括策划举办演唱会、音乐节、音乐会等各类演出活动2000余场次,推动西游记文化节、连岛音乐节、刘志洲山帐篷音乐节等品牌活动提质增效;还将培育打造盐河街、朐阳门等新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盐河街联动市图书馆、万达广场,建设特色化夜间文化场景。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工作的布局之年。”市文广旅局局长封海燕介绍,我市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导向,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现建设陆桥东部世界级丝路旅游带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交汇点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名山和度假胜地,加快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强市旅游名城、“一带一路”国际旅游门户。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