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张开虎 倪庆陆)惊蛰已过,苏北大地上,冬小麦正褪去枯黄外衣,舒展嫩绿新叶,田野间涌动着盎然生机。近日,东海县临洪粮库的电动闸门缓缓升起,阳光穿过新落成的11米高平房仓穹顶,在监控大屏上投射出跃动的光斑。保管主任徐国兵手持PDA终端扫描粮堆中的传感器,屏幕上立即跳出实时数据:粮温14.3℃,湿度30.8%。近年来,东海县以“科技赋能、管理革新”为核心,激活“人、粮、技”三要素,为 “大国粮仓”筑牢坚实防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种好、收好,还要储好、管好。”东海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树刚介绍,2022年5月,东海县积极响应国家国企改革号召,结合省委涉粮专项巡视整改要求和政(事)企分开原则,将东海县晶发粮油购销公司划归东海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一场“向管理要效能,向经营要效益”的刀刃向内的改革,就此拉开帷幕。
针对东海县粮库“老、旧、散、小”与产粮大县的不匹配,东海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投资近5亿元新建关墩、临洪、双店、横沟、石湖等新型智慧粮库,配备专业器械,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新增库容达22万吨,稳居全省排头兵,将公司库容从25万吨提升至47万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仓储能力,也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东西部区域资源不均,将29个粮库整合为11个管理点,实行“大库带小库”模式。平明粮库与就近的白塔粮库、张湾粮库结成对子、安峰粮库与石榴粮库结成对子,共享新的机器设备、运输车队,仅2024年全年收购季就节约成本150余万元。
“以前查粮靠‘嘴咬手摸’,现在鼠标一点全知道。”在关墩库智能化升级现场,技术员正在调试2号仓粮情监测系统,这个仓有32路高精度传感器、256个测温点,同时整个粮库还配有2架巡检无人机,这些“黑科技”让6.54万吨的储粮有了“健康管家”。
“这几年培养了智慧化操作人员55人,其中‘90后’占比过半,实现11个库点技术人才全覆盖。”东海县晶发粮油购销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薄冰介绍,2023、2024连续两年公司粮食购销位于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并实现“零违法”“安全零事故”。目前,公司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储粮损耗率下降1.2个百分点,节约成本超500万元,职工平均月工资也从以前的不足2000元提升至4000多元。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