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连发) 昨日,笔者从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市印发《连云港市2025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清单》,其中包括2025年海洋经济重点事项、重点载体平台、重点项目3张清单共146项重点工作,重点在海洋渔业、海洋制造业、海洋运输业以及海洋旅游业等产业领域发力。
做足耕海牧渔文章。我市将加快推动黄海冷水团及深远海养殖开发,投产运营养殖工船支持远洋渔业发展,推进南极磷虾捕捞、深加工项目建设,支持建造第二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鼓励高品质远洋自捕水产品回运。加快推进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江苏海州湾和连岛东部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及国家级苏鲁水产品交易市场等建设,培育智慧海洋牧场,推进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建设,实施贝藻等核心种源育种创新工程,推动1至2家水产良种场及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示范创建。推动绿鳍马面鲀养殖和预制菜、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紫菜、南极磷虾、灌云毛虾等优势产业。
培育制造业蓝色板块。今年,我市将加快海洋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新增市级以上海洋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1至2个。推动海洋装备技术领域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绿色船舶、绿色造船、绿色航运、绿色配套,建立船舶交付“绿色通道”,实行进出港船舶“六优先”政策以及诚信海船“直进直靠”,提高码头周转效率。推动涉海氢能推广应用工作和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徐圩新区综合能源基地,持续推进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级试点项目,推进海上能源岛建设,开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示范研究。培育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优质企业,推进海洋大健康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海洋运输产业发展。探索开发港航服务中心线上配套功能平台,加快多式联运“一单制”、多式联运全程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金融机构满足航运行业合理融资需求,鼓励保险机构探索新型航运险种,开展跨境人民币收付国际贸易信用证出口押汇等相关业务。布局建设内陆无水港,力争获批《连云港区总体规划(修订)》。加快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徐圩港区疏港航道建设,建成通航宿连航道二期工程连云港段,推进20万吨级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港口吞吐量增长6%,集装箱运量增长7%。做强海河联运品牌,建设海河联运集散中心,打造连云港至徐州、淮安、宿迁等精品航线,实现海河联运量2350万吨。
加快海洋旅游产业拓展。我市推进连云港国际邮轮发展,提高航线客运运营服务水平,统筹做好海上航行、进出港、靠泊码头等全流程安全工作,打造中韩客运品牌。建设“蓝湾百里”滨海精华段,实施连岛、秦山岛、高公岛、海上云台山等海洋旅游精品工程,探索开通连岛、秦山岛、前三岛、海上云台山之间低空旅游线路,培育星级旅游饭店、绿色旅游饭店等。开展旅游民宿品牌创建,推动旅游民宿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推进新赛道新产业发展。我市将推进智慧港口项目建设,拓展氢能、电动拖船等应用场景,推进“E港通”平台二期上线,实现集装箱码头堆场自动化作业。加快海洋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建设,开展数据应用提升行动,构建“一体风险研判、分区预警防范、分步精准发布”服务模式。推动奥神新材料7000吨差别化聚酰亚胺材料、盛邦芳纶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材料产业集群,加快高端海洋管道、管桩、光伏桩等耐盐耐腐蚀海工材料研发成果转化。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