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武娜 通讯员 许婷 乔政杰)企业汇聚了众多专业技术人才,社区居民生活中遇到这类困扰,正需要他们帮忙。为了充分发挥辖区企业技术能手的服务作用,连云区连云街道党建引领,整合企业、社区资源和需求,积极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为辖区企业的191名技术能手组建专家库,为居民排忧解难,推动社区建设与服务不断迈上新台阶。
不久前,家住连云街道庙岭社区桃林路5号楼的顾天鹏老人正准备休息,突然听到一阵“滴答”声,起床检查发现是水管坏了。此时,已是深夜11点多,顾天鹏拨通了社区服务电话,社区工作人员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联系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外轮服务分公司的值班管道维修员徐师傅。得知老人家中突发状况,徐师傅当即向公司领导反馈情况并征得同意后,带上工具箱赶往老人家中。徐师傅迅速排查故障,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仅用5分钟就成功修复破裂管道。
连云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将目光聚焦于辖区内丰富的人才资源,为191名来自辖区企业的专家建立了详细档案。翻开连云街道的民间专家档案册,清晰详尽的信息映入眼帘:姓名、年龄、居住地址、特长、从业经历等资料一应俱全。
“街道不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搭建起产业链上企业与社区服务诉求的供需对接桥梁,联动辖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通过这一机制,企业的专业资源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实现了精准匹配,既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平台,也为社区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连云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顾孝天说。
连云街道有效盘活基层治理力量,推动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精心培育15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这些队伍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个性化认领为民服务项目,广泛开展物业维修、康养医疗、技能培训等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题。在联动互动中带动链上企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助力街道20个“金点子”惠民项目落地实施,形成以“幸福朝夕”服务综合体、惠民水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代表的“红星物业+”系列服务项目,用精细、精心、精准服务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该街道还积极发挥“银发人才”的力量,组建了“发展赋能”“基层送技”“医卫添彩”等多支志愿服务队。这些由老党员组成的队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头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在社区的各个角落持续释放“银龄”力量,为社区发展贡献经验与智慧。截至目前,已开展“红心速递”服务超800次,惠及居民4800余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