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飞向应用场 迎“风”而上 赣榆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记者 李江 孙晨晨 通讯员 张南宁 王晓港)在赣榆广袤无垠的农田上空,一架重达70公斤的先进农业无人机正以每小时200亩的效率精准喷洒农药;吴山林海中,无人机自动巡航系统实时监测火情与病虫害,效率较人工提升6倍。这些场景正是赣榆区以低空经济激活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作为我市低空经济布局的重要承载区,赣榆区正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以“研发+制造+场景”三位一体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构建产业链生态圈,推动低空经济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飞向“应用场”。


  政策端的先行,为赣榆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导向。我市印发的《连云港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指出,布局低空融合基础设施方面,适时开启赣榆区、海州区和连云区等县区通用机场建设工作。在推动低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方面,指出“赣榆区等地依托已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打造产业孵化、低空制造、场景应用等特色产业集聚点,有序导入低空经济产业链创新链,形成良性联动”。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云港通途智数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依托央企技术优势,专注低空智控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建设低空分布场景运营中心、低空先进技术定型中心、低空数据应用开发中心和低空智慧产业研究中心四大平台,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从游客中心直抵秦山岛,从朱鹏口海鲜市场飞向市民餐桌。高频次、小批量的无人机干线运输与地面车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无缝衔接,让物资、海鲜实现‘小时’达。”该公司董事长孙波满怀信心地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积极推进空域航线申报程序,开展低空物资配送等相关业务,让低空经济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江苏天明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制造实力,正在打造无人机生产基地。走进天明空天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各项建设工作正全速推进。这个总投资4亿元、占地120亩的综合性产业基地,集无人机装备制造、空天产品研发测试和低空飞行服务于一体,投产后将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工业级无人机生产基地。


​“我们生产的多种无人机,配备自主研制的综合导引系统,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反恐防暴等重点领域。”天明空天产业化基地项目负责人曹华介绍,“项目已于今年1月试生产。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税收600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在应用端,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正深度融入赣榆城市治理、赋能新质生产力、服务群众生活。农业、城管、交通、应急等部门通过引入无人机,将其广泛应用于河道巡查、在建工地监管、护林智能化等场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迎“风”而上,赣榆区将继续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链配套,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