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王三祥)春风拂绿野,苍山换新颜。乍暖还寒的初春,在南云台林场九岭山巅,新栽的3000斤油茶苗正迎风舒展嫩芽,与远处城区高楼构成“半城青山半城楼”的生态画卷。南云台林场正通过实施系统性国土绿化工程,打造年产值8000万元的“绿色银行”,绿化面积达1650亩,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相融共生的发展新路。
在海拔300多米的仙姑岭作业区,80余名造林工人正采用“一字形”布点栽植油茶新种。“这批新种生长快,结果率高,3至5年就能出果,经济价值进一步提高。”该林场林业技术科负责人封磊轻抚刚覆土的幼苗介绍。林场创新“见缝插绿+经济林种”的组合模式,在东西凤凰山、蜈蚣涧等约600亩林地精准种植,既有助于生态增绿又构建产业廊道,未来,这里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又一休闲赏花之地。
在孔雀沟分场的青峰顶蟠桃园内,层叠的桃树梯田如绿浪般涌向云端,工人正为2000株不同成熟期的优质大径蟠桃苗木绑扎支架、垒砌挡土墙等。“今年我们对蟠桃园实施了改扩建,在去年基础上扩建60亩。”林场党委委员张景东说。通过“花期调控+错峰采摘”等手段,将蟠桃园打造成为大花果山景区又一旅游目的地。
这种“生态+农旅”模式已在万年山花海得到验证。去年套种了梅花、樱花、映山红等,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景观,相较于同期,“春季游”对周边客流的带动非常明显。时下,二月兰、马鞭草与杜鹃花等也在紧张播种中。“预计这些花草将在‘五一’盛开,到时将形成红、黄、蓝、白层次分明的花海。”现场负责人李顺刚说。
近年来,南云台林场紧紧围绕大花果山景区建设,不断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先后围绕“一环五线”推进“祥云景观”及道路绿化美化、生态林植被修复、林相改造等工程。近3年,国土绿化面积达3000余亩,森林抚育5000余亩,四旁植树60000多株,累计修复生态林4000亩,建成云雾茶、山茶油、灵芝、野生橡子酒等四大林下经济基地,带动6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
“国土绿化不是简单种树,而是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南云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江尧凯介绍,林场构建“三圈层”绿化体系:核心区实施珍稀树种保育,缓冲区发展经济林,过渡带建设生态景观带,在丰富生物多样、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随着2025国土绿化方案提上日程,林场将加大对新栽苗木的管理力度,确保栽一处活一片,在稳步扩增森林总量同时,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释放资源优势,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