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黎一 周闪闪)当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与富民强村的目标相互交融,一场关于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正在连云区板桥街道张艞村上演。近10年来,旺和新型建材公司与张艞村共生共荣,演绎着“产业兴则乡村兴,企业强则百姓富”的共富故事。
“发展这个绿电项目,只是租金一年就有6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益,后期村民还可以入股享受分红的收益……”昨日上午,在连云区板桥街道张艞村旺和新型建材公司,“村企共建大讲堂”正在火热进行,公司负责人陈波向大家讲述着即将和张艞村合作开发的新项目,言语中满是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与信心。
2015年成立,扎根板桥街道张艞村近10年的旺和公司,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节能的道路上熠熠生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它与所在地张艞村的联动共建,宛如一部精彩的“村企协奏曲”,奏响了富民强村的多赢乐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张艞村,旺和公司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钢渣、水渣等固废的处理,曾是众多生产企业面临的环保难题。然而在这里,固废却成了“香饽饽”。旺和公司以周边企业产出的钢渣、水渣为原料,生产矿渣微粉,不仅巧妙解决了固废难题,还创造了年产值近7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融合。
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村企共建的共生共赢里。旺和公司不断用科技创新演绎着化腐朽为神奇的绿色故事。
“我们是2015年成立的,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生产高活性超细矿渣微粉等优质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新型建材。”陈波说。超细粉,这种微米级新型绿色环保胶凝材料产品凭借其高细度、高活性、高流动度等优势,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在超细粉生产车间,笔者看到外形酷似巨型管道的球磨机正在高效运转,它肩负着生产高活性矿粉材料的重任。球磨机一侧,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穿蓝色工装的师傅们一丝不苟地检查机器的运行情况。超细微粉掺入混凝土中,能发挥形态效应、火山灰活性效应、微集料效应,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而大幅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实用性能。正是凭借这种卓越的产品性能,旺和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华东市场,广泛应用于城乡建筑、市政工程、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成为市场的宠儿。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旺和公司扎根乡村,深耕专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过近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矿渣微粉资源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产品技术可靠性、实用性和稳定性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市场的认可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2024年,旺和公司工业总产值达4000余万元,主要工业产品(矿渣微粉)年产40余万吨。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张艞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村集体以土地、资金入股公司,持股35%,自2017年旺和公司投产以来,村集体年均获益28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旺和公司积极履行这一社会责任,通过“家门口就业”工程,优先吸纳张艞村劳动力,提供岗位30余个,员工月均收入达6000元。除了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张艞村集体还通过股利分红和土地流转收益,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较10年前增长近8倍。张艞村村民胡大爷感慨:“村集体每年为我们全额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对于我们这些60岁以上老人每年还发放1440元生活补助,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更有保障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不断提升。
让村民既端“金饭碗”又享“入股分红”,这是村企共建最温暖的底色。民富村强的目标在张艞村渐行渐近,眼下,旺和公司正谋划着和张艞村的新合作,通过盘活闲置鱼塘资源发展光伏项目,为村里带来稳定收益的同时,建立绿电合作组织、建立共富账号,让更多村民通过入股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张艞村党支部书记高浩力表示:“我们打算联合旺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将张艞村老村部打造成集工业研学、农耕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的沉浸式农旅融合示范区,多措并举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让乡村发展更具活力,让村民生活更加美好。”届时,张艞村将形成以绿色产业为引领、农旅融合为支撑的多元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