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花果山下的新移民”⑤从东北来到连云港 杰秋夫妇玩转“山海乌托邦”


(□ 庄婷婷 戚跃潇 孙浩植)“在这片山海之间,生命愈发厚重,我和杰先生也寻得了心灵的归处。”在抖音账号“杰秋夫妇”视频中,薛海秋道出了夫妻俩与连云港的情缘。2022年,张传杰和薛海秋旅居连云港老街,在石头城中觅得一处荒院,安放他们的“山海乌托邦”。从改造老屋的短视频意外斩获200万播放量,到被当地政府聘为“老街主理人”“文旅星推官”,这对夫妇用热爱与坚持,让一条沉寂的老街焕发生机。


从北向南奔赴山海之约


  站在连云港老街环山马路的石头小院里,张传杰总爱俯身触摸墙缝里的贝壳:“这是老船长60年前从海边捡来的,每一片都带着潮汐的密码。”这片山海,成为他们心灵的归处。


  “相识于中学,相爱于大学时代,却在毕业后走出不同的人生轨迹。”杰秋夫妇回忆起过往,感慨万千。大学毕业后,张传杰回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在环保部门拥有了一份安稳的工作,过上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而薛海秋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一头扎进创业浪潮,开鲜花店、承包婚宴酒店,巅峰时期掌控着佳木斯半数婚庆资源。一个在体制内沉淀,一个在商海里拼搏,这样的生活持续到2020年,一场人生的转折悄然来临。


  “该换种活法了。对待生活,与其被动等待,我们更愿意主动出击。”薛海秋痴迷江南人文,张传杰则执着于“推窗见山海”的意境。40岁的张传杰毅然辞去体制内工作,夫妇俩驱车辗转江苏多地。当他们来到连云港老街时,瞬间被这里深深吸引。这里保留着80年代的风貌,破败石墙上镶嵌的贝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从小院出发,半小时内既能登山观云,又能赶海拾贝。2022年7月,杰秋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一家四口寻得一处荒废15年的石头小院,就此开启了他们在连云港的新生活。


从“野生博主”到“主理人”


  刚到连云港时,杰秋夫妇接手的是一处屋顶塌陷、荒草丛生的荒废小院,但在张传杰眼中,这里满是宝藏。没有施工队,他们就亲手清理倒伏的树木,用旧木修补门窗。在改造过程中,他们将点滴记录拍成短视频上传网络。视频中充满人生哲理的文案和创意改造过程,如同一股清泉,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单条播放量破200万,两个月涨粉2万。”他们意外地成为“野生博主”。


  此后,废弃小院改造、港城文旅漫游、探访高人、田园生活……杰秋夫妇用短视频记录着自己在连云港的精神“乌托邦”之旅。镜头扫过茶艺师在山海间煮茶、画家在礁石上挥毫、老木匠做手工琴,全网7万粉丝跟随他们的脚步重新认识连云港。


  杰秋夫妇对港城的自主宣传,引起了当地文旅部门的关注。2023年3月,港城文旅开发有限公司聘请二人担任“文旅星推官”。2024年“主理人扶持计划”启动后,他们成为首批签约“主理人”,免费提供邮局巷内两间闲置门面房3年使用权,还同步对接北京MCN机构(多频道网络)进行流量赋能。随后,“一念之间”水晶馆、“福气满满”杂货铺相继落地,他们的短视频内容也从文旅漫游转向实体空间叙事,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闭环。

落地生根构筑“山海实体”


  2024年,“杰秋夫妇”开启了从线上向线下的突围之旅。在邮局巷内,“一念之间”水晶馆以中古风为基调,檀香氤氲间,陈列着能量水晶球、中古唱片机和神秘塔罗牌。“水晶是山海的能量载体,装着地球亿万年的记忆。”这是杰秋夫妇对水晶独特的理解。这家店不仅成为文艺打卡地标,还带动邮局巷内周边店铺相继兴起,让街巷焕发生机。


  隔壁的“福气满满”杂货铺,原木推拉门后藏着各种“宝藏”好物。除了各色水晶、文创饰品,还有花果山云雾茶、板浦香肠、山楂酒等连云港特产和东北大米,货架上的“非遗剪纸”常常让来往游客驻足痴迷。


  驱车15分钟至黄窝村,“遇上杰秋夫妇”民宿隐于山海间。客房以港城景区命名,窗外即是赶海园。清晨,他们带客人踏浪拾贝;午后,在茶室烹煮云雾茶;黄昏,在露台拍摄“山海落日”主题旅拍。他们创新“民宿+”模式,打造“民宿+旅拍”“民宿+茶室”“民宿+赶海”等经营模式,在碧海青山间为游客精心描绘着“诗与远方”。


  “夫妻是相互成全的修行,我们将用镜头传递城市温度,让更多人遇见港城山海的美。”杰秋夫妇满怀期待地说。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