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聚维元创秸秆基生物合成项目一期冲刺6月投产 “点草成金”绿色奇迹加速落地

(张文华 殷开军)近日,在灌南县经济开发区,聚维元创生物科技公司5万吨/年秸秆基生物合成产业化项目的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高耸的塔吊挥动铁臂,运输车辆穿梭不息,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手持工具,在厂房内外有序作业。目前,项目一期主体车间已于3月下旬全面封顶,设备安装与调试正同步推进,冲刺6月投产。作为总投资31亿元的重大项目,这里正见证着“点草成金”的绿色科技奇迹加速落地。


  该项目一期总投资5亿元,占地100亩,新建厂房7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6月下旬试生产。依托清华大学科创平台的科研资源,聚维元创自主研发生物合成技术。通过定向调控微生物代谢路径,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被高效转化为木糖、腐植酸及丁二酸,彻底摆脱了对石化原料的依赖。


  传统工艺需高温高压,且依赖有毒化学溶剂,而聚维元创的技术全程绿色环保,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项目负责人赵太刚介绍:“我们以秸秆为原料,经水碱处理、糖化、发酵、提纯等工序,最终形成高附加值的丁二酸,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可降解塑料、医药等领域。”


  技术落地的背后,是科研团队多年的积累。聚维元创创始人兼CEO张天元为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其团队累计申请专利及菌株保藏近100项。依托清华科创平台的科研资源,公司突破了纤维提取、酶解糖化、代谢合成三大技术瓶颈,成功将秸秆转化效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未来计划搭建覆盖研发、工程、生产的全链条平台,持续优化技术并拓展产品线。


  该项目一期每年可消纳5万吨秸秆,产出木糖0.75万吨、腐植酸3万吨、丁二酸1.2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二期规划占地300亩,产能将提升至25万吨/年,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1亿元。


  秸秆离田成本高、转化效率低曾是行业痛点。通过规模化生产,聚维元创既为农业废弃物找到出路,又为生物合成行业提供稳定原料,避免与粮食资源形成竞争。项目投产后,将形成“田间秸秆—生物基材料—绿色工业品”的循环产业链。


  聚维元创项目的落地,标志着灌南县正成为生物基材料产业的新热土。当秸秆不再是田间的“负担”,而是转化为支撑工业升级的“绿色密码”,这条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科技之路,不仅解决了农林废弃物的处理难题,还为化工行业提供了非粮原料的创新解决方案。眼下,机械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号子声交织,在这片热土上奏响了一曲绿色转型的奋进乐章。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