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任务标准件”赋能基层警务 港城警方13.5万条指令精准落地

  (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张文声 徐翔)“辖区商业街及周边近期警情多发,请加大巡防力度。”3月29日上午,开发区公安分局朝阳派出所社区民警黄冬青的警务通上,收到了一条来自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的待办任务,打开“任务标准件”后,任务要求、完成时间节点清晰可见。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深耕警务改革“试验田”,最大限度聚合数据、整合资源,实体化运行基础管控中心。截至目前,累计下发工作任务13.5万条,完成合格率达99.8%,指令调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898条,化解率达95.3%,因矛盾纠纷致“民转刑”零发生。

  今年1月起,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标准化方法和数字化技术,全面梳理涉派出所工作,精简整合形成清单,并预先“过滤”分类后以“任务标准件”的形式实时下发,帮助社区民警针对性开展工作。“人员信息核查、反诈入户宣传……依靠‘铁脚板’,难免会有疏漏。如今依据中心指引,让任务清单化,每天做什么、重点完成什么一目了然。”谈起“任务标准件”给社区警务工作带来的改变,黄冬青感触很深。


  作为全省率先采用“任务标准件”下发任务的市级平台,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全量汇聚警情数据,丰富平台模块,创建3种10类42项46个标准件,搭建场景应用模型38个,最大程度实现了社区民警“精细走访、精准巡防”的目标。


  近日,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整合梳理网情、警情,关注到市民王先生与邻居因噪音扰民问题曾多次发生激烈争执,判定该事件风险等级后,立即通过平台下发指令交办属地派出所介入化解。经海州公安分局新东派出所联合街道、社区、司法部门共同调处,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纠纷的快速解决得益于基础管控中心的“统筹整合”。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建立警情多维筛查模型,对重复报警、历史积怨、高频接触的纠纷进行重点标注、分色预警,并将矛盾纠纷当事人信息、关联警情、调解进度及回访等相关情况关联到社区警务手机APP上,为社区民警更好掌握、化解纠纷提供可视化平台,推动纠纷隐患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同时,为防止警情高峰时段民警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处置,基础管控中心创新相邻警务区联勤“AB角”协作警务机制,确保社区一旦发生纠纷、案件,能够第一时间将风险隐患从源头化解。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还积极推动共创市级层面矛盾化解协作机制,主动与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卫健委、徐州铁路公安处连云港高铁站派出所等10家单位和企业对接,围绕“人、地、物、事件、组织、处置力量”等要素,汇聚17.4亿条政务、企业、公安数据进行建模研判分析,做到数据“一平台”共享、要素“一张图”展示,进一步推动社区警务与网格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公安小循环、党政大联动”。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