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庄婷婷 郑非凡 通讯员 姜萌)日前,连云区举办港航物流产业链党建“企业家讲堂”,邀请知名律师围绕港航贸易企业最新司法实践和案例作专题讲解。“近年来,港航物流企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多亏港航物流法律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维护了外贸企业合法权益,让我们对港航贸易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连云区港航物流行业党委书记、连云港中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建军说。
司法领域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近年来,我市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提升服务精准度,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制度建设是发展的基石。我市强化制规保障,以立法引领改革,出台实施国内首部石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全国首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地方规章《连云港市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办法》以及《连云港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开展6项立法调研,全面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规章政策,累计废止43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执法“观察期”制度工作指引(试行),发布“一业一册”合规经营指导手册,最大限度给予各类经营主体容错纠错空间。同时,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聚焦服务大局、执法问题易发等领域开展7次评查,覆盖220件案件,通过推进信息公开和司法人员能力提升工程,确保执法公正廉洁。
日前,笔者在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一份特殊的“体检报告”———由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出具的《综合查一次整改建议书》。“问题一次性指出来了,检查频次减少,企业可以更专注生产研发了。”公司办公室主任韩峰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企业反映的执法扰企问题,我市打造智慧执法模式,依托大数据提质增效,推出“综合查一次”改革,建成省内首个市县乡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实现执法全流程线上办理。启用“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89个司法所挂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设立30家企业综合行政执法监测点。2024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670件,纠错率仅7.42%。
此外,我市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培育“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推动92家律所对接商会协会,为4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通过“法治体检”“合规审查”等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实施“连律链企”助力“四链融合”专项行动,举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知识产权和投融资法律研讨会。建成“一带一路”非诉讼服务分中心,为涉外企业提供跨境纠纷调解、公证等一站式服务。
“我市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全覆盖,力争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法治发展和谐统一。”市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