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筱雨 王艳红 王雨情)“机器能提高效率,但匠人手艺才是灵魂。”近日,春意渐浓,云雾茶的采摘季也悄然到来,江苏海洋大学中文1232班大创团队走进花果山,对话非遗传承人、企业创办者王习国,探寻其如何以匠心守护非遗技艺,引领茶业振兴。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云雾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成为非遗后,这一传统技艺不仅获得政府资金扶持,更通过“大师工作室”“非遗研学”等活动焕发新生。王习国抚摸着茶篓中青翠的芽叶说:“非遗认证让云雾茶登上更大平台,我们每年组织传承人培训,吸引年轻人参与制茶体验,让技艺传承看得见、摸得着。”
目前,王习国与周边村镇合作进一步开发茶田,探索出一条“企业+农户”的共赢之路。每年采摘季,他们会从附近村镇招募数百名村民组成临时采摘队伍,同时保留一支经验丰富的固定团队,确保鲜叶品质稳定。在加工车间,现代化设备与传统技艺并行不悖。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筛分———云雾茶的制作流程被精准把控。王习国特别提到,传统土灶手工制茶赋予茶叶独特的兰花香气,但现代设备能实现恒温控制,提升产量与稳定性,让非遗技艺“活”在当下。
王习国坦言,面对近年消费市场波动,他们凭借“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一体化模式逆势增长。“我们与周边茶农签订协议,按需收购优质鲜叶,既保障原料供应,又带动农户增收。尽管今年预期收益可能受经济环境影响略有下滑,但顾客忠诚度与回购率仍是我们稳健发展的底气。”
非遗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产业引擎。在乡村振兴战略加持下,王习国带领队伍,通过整合资源、扩大茶厂规模、培育种植大户,带动周边茶农拓宽销售渠道,年均为当地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王习国说:“连云港茶区开发潜力大,在坚守传统技艺和独特风味同时,我们将推进加工智能化,为地方经济和文化传承注入强劲活力。”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