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位平凡女性的坚守与“反哺”


(记者 武娜 通讯员 颜彬合 王梦雪)“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连云区墟沟街道南山社区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用20多年的坚守与付出,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真谛,她就是今年49岁的江玉芹。

  2001年,命运的阴霾悄然笼罩了江玉芹的家庭,婆婆被确诊肺癌。作为儿媳妇,江玉芹毅然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她一边照顾婆婆,一边照料孩子,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4年初,江玉芹刚送走婆婆,丈夫李远全又意外遭遇严重事故,导致高位截瘫,身体机能急剧衰退,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江玉芹几近崩溃。生活的残酷并未让她就此沉沦,江玉芹坚强地扛起了这个家,甚至在丈夫情况稳定,家庭收入有所好转的时候,开始投身公益事业,“反哺”社会……

  江玉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因此入选“江苏好人榜”,并获得第八届连云港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连云区“文明市民”、连云区“十佳最美母亲”等多项荣誉。她用爱与坚韧书写了一段不凡的人生,成为大家心中的榜样。


整日忙碌不休


昨天凌晨五点,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江玉芹便习惯性地起床,悄悄来到丈夫李远全的床边,熟练地为瘫痪的丈夫换尿袋,动作轻缓而细致,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丈夫。

  随后,她快步走进厨房,“啪”的一声,炉灶被点燃,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她专注的面庞。不一会儿,烟火升腾,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简单的饭菜在她的操持下很快出锅。她端着饭菜坐在床边,拿起勺子,舀起一勺饭菜,轻轻吹凉,再耐心地喂给丈夫,眼神里满是温柔与关切。

  早上八点多,江玉芹匆忙收拾好碗筷,来不及多休息,便匆匆赶去小区的售水站换水。结束两个小时的繁重工作后,她像一阵风似的马不停蹄地往家赶。一进家门,她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珠,径直走向丈夫,为他翻身按摩,帮助丈夫放松身体,随后又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饭。

  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江玉芹打开电视,熟练地调到丈夫喜欢的节目,而后小心地将丈夫的护理床推到合适的位置,让丈夫能舒适地观看。做完这一切,她才放心地再次出门工作。她说:“每次出门都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管理售水机的工作时间能灵活些,我来回多跑几趟,家里家外都不耽误。”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金黄。江玉芹回到家中,和丈夫简单吃完晚饭,便坐在丈夫身旁,两人一边轻松地聊天,一边看着电视。一天的疲惫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渐渐消散。

  夜深了,江玉芹被居民的电话再次喊出了门,“张大妈的儿子这两天出差,我去给她送两桶水上楼。”灯光昏黄,她望向床上的丈夫,眼中满是心疼与温柔,轻声说:“我给你倒点水喝再出门。”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江玉芹就在照顾丈夫与工作之间不停地交替忙碌。生活虽然艰辛,可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始终默默坚守,用自己柔弱却又无比坚毅的肩膀,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21年来不离不弃


从2004年开始,为了给丈夫治疗,江玉芹推着行动不便的丈夫,背上年幼的儿子,辗转于各大医院之间。她的身影在医院的长廊里穿梭,满是疲惫与坚定。

  面对旁人“改嫁或许能轻松些”的劝说,江玉芹没有丝毫动摇,眼神坚定地回应:“丈夫和孩子都离不开我,他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家,我不能走,也不会走。”

  21年来,江玉芹对丈夫的照料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她潜心钻研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知识,每一个护理细节都烂熟于心。每隔两小时,她便会准时为丈夫翻身,避免压疮的产生;每天夜里12点和凌晨3点,她总会在闹钟的催促下准时醒来,为丈夫更换尿袋。那枕边的闹钟,成了她生活的“指挥家”,每一次清脆的铃声,都是责任的呼唤,提醒她起身履行照顾丈夫的使命。

在江玉芹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卧床多年的李远全状况逐渐稳定。不仅如此,他还在江玉芹的鼓励与帮助下,学会了用电脑与外界交流,甚至能够独立开关电视,生活仿佛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日子再难,只要不放弃,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江玉芹目光坚定,话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她坚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生活的阴霾终会散去。

  在江玉芹的感染下,一家三口都乐观、开朗、豁达。李远全虽行动不便,却依旧善谈、爱笑,温暖的笑容仿佛能驱散生活中的所有苦难。儿子李泽聪明懂事,性格坚毅,从小就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他成为妈妈的得力小帮手,学着帮爸爸喂饭、擦洗身体。

  “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的专业技师每周都会上门针对性地护理,已经义务帮忙7年了。”这个饱经风雨的家庭,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忙办理低保,为这个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连云区残联和街道、社区也积极协调志愿者,开展“多对一牵手”等活动,为他们送去生活上的便利与精神上的支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团区委、区教育局以及他就读的院前小学、西苑中学也纷纷以不同方式伸出援手,或给予物资援助,或提供政策扶持。

  谈及这些,李远全满是感慨:“我们能有今天,多亏了社会大家庭的关心,更离不开我的好媳妇这么多年的悉心照料,是他们让我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500多小时公益服务



随着丈夫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江玉芹萌生了外出工作多赚点收入的想法。在社区的帮助下,她在家附近的售水站找到一份工作,生活也更加忙碌。

  2021年,儿子也迎来了人生新起点,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家庭条件逐渐改善,生活的曙光终于照进了这个历经风雨的家。2022年,江玉芹和丈夫经过一番商量,毅然决定将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主动前往社区申请退保手续。

  “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大家毫无保留地向我伸出援手,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说到这里,江玉芹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眼中满是感激,“现在家里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我也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心怀感恩的她,早已在心底默默许下承诺,要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将曾经收获的善意传递下去。

  工作期间,江玉芹认真负责,对待每一项任务都一丝不苟,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总是乐于助人,心里时刻装着他人。她负责的小区里住着许多老人,由于年纪大,不太会使用手机办理水卡,经常向她求助。无论何时接到电话,江玉芹都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事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耐心细致地帮老人解决问题。

  有一年,港城突下大雪,很快,路面被积雪覆盖,格外湿滑。下雪那天下午四点钟左右,东城一号小区一位70多岁老人心急如焚地打来电话,原来是水站被冻住,无法正常接水。江玉芹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老人家了解情况,并帮忙去附近水站接水送上门,原本10分钟的路程,那天她艰难地行进了40多分钟。一路上,因雪地湿滑,她多次摔倒,但她全然不顾,心中只想着尽快把水送到老人手中。当江玉芹浑身沾满雪花、气喘吁吁地把水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拉着她的手,连声道谢。

  多年来,江玉芹不仅在生活中无私帮助他人,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带着儿子李泽踊跃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小区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风雨无阻。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母子俩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0小时,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