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泊船山下果味甜


(□ 杨华)泊船山下,彩虹路旁,“恒汇果蔬农场”的18栋温室大棚里,一架架的圣女果枝缀满了鲜红、橙黄的果实,还有那一垄垄的奶油草莓娇嫩欲滴,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真甜啊,味道很正!”听到笔者的真心点赞,农场主张文举指着大门旁一块高高伫立的“连云港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蓝色牌匾,自豪地介绍说:“我使的全是自己发酵的有机肥和沼液,里面含有从东海采购的中药渣,有杀菌防病虫害的功效,所以基本不用农药。而且喷的是用红糖和黄豆生产的叶面肥,你想想这样种出来的水果怎么会不好吃呢。”

  不会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吧?带着疑问,笔者一探究竟。走在大棚旁边的田间小道上,不远处的荒地里堆放着各处收购来的鸡粪、牛粪以及周围村民送来的秸秆杂草和废弃物,一辆抓钩机正在忙碌着掺兑搅拌,晾晒好的“复合”农家肥要用翻斗车运到500米外的发酵厂区。“这都是经过高温发酵好的有机肥,需要放在院子里晒干并经过杀菌之后再装袋,里面一块块灰色的东西就是发酵剂,你闻闻,味道香喷喷的呢。”面对发酵生产线上倾泻而下的细化发酵肥,张文举一点都不嫌脏,抓起一把就放到鼻子下闻了起来,然后又不见外地伸手递给笔者。别说,还真是有股子发酵酒糟的香味!

  “周围130多家养殖场的4万多吨粪水都被我包圆了,年产2万多吨有机肥,除了自家大棚使用1000多吨,剩下的全都卖给周边果农,而且赠送粪水沼液。”张文举补充说:“这些粪水都是养殖户免费送给我们的,年产沼液10多万立方米,自用也就1万立方米,完全使不完,所以我们就免费送给周边农户,其实它的肥效比有机肥还要好。”

  收集粪污、发酵有机肥,不仅满足自用,而且还“买一送一”,实现了“肥水流入外人田”,既帮政府净化了乡村环境,又免除了养殖户后顾之忧,还提升了自家果蔬品质和周边农户的地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此找到了注脚。这种变废为宝、“四全其美”的绿色种养模式赢得了政府的高度认可,恒汇果蔬农场不仅于2021年成功获批连云港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而且每年能获得几十万元的循环农业补贴。

  发展循环农业除了能获得大额补贴之外,真正让张文举开心的是自家的果蔬在市场上能卖一个好价钱。他介绍说,冬季采摘从元旦一直持续到3月底,不算草莓、蓝莓等水果,仅10个大棚的圣女果就能净赚五六十万元。“当初本想在泊船山下流转点土地和好友们一起休闲养老的,结果没想到从2018年建设5个温室大棚开始,一直到现在变成18个大棚,流转土地560多亩,果蔬种植全部施用有机发酵肥,真是越干越刹不住,一家老小和全部家当都投进去了!”张文举透露,这几年他不仅把以前做化工生意赚的800万元投入进去了,而且又投了300万元建了发酵肥工厂,后来把赣榆的两套房产卖掉200万元也投进去了,直接把家安在了金山镇。

    “虽然在土里刨点钱不容易,但是国家对乡村振兴这么重视,我相信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这条路一定没有错!”张文举语气坚定又满怀憧憬地说:“儿子已经成功注册了‘坎特伯伯’商标,我相信将来这个寓意‘种植坎坷、品味独特’的有机果蔬品牌一定会在社群销售中火出圈!”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