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方华 王乙)全市新增规上文化企业近60个,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16.9亿元,增速全省第3,打造文旅融合“西游样本”入选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这是去年以来,我市在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交出的亮眼答卷。今年,我市将坚持考核导向,抓牢抓好文化产业主体培育关键环节,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培强产业主体、深化融合发展、做优文化品牌,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扶持措施,推动我市文化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强政策引领,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西游书场”目前是我市花果山景区重点推进的项目,在位于大圣山庄的施工工地正在有序推进中。该项目升级完成后,将成为融说书、快板、相声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而今年,我市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以重点工程为牵引,围绕西游文化、山海丝路等地方特有文化资源,鼓励支持企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新思潮开发新IP,讲述新时代的西游故事、山海丝路情,推动文化存量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实现文化产业效益最大化。同时优化文化产业链布局,挖掘现有文化产业潜力,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共创,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产业链体系,培育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加速文化新业态壮大。VR金银细工、“云”览石刻群、短剧讲石刻故事……这是今年中蓝连海、江苏鸿奥等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将尝试探索的新产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决策部署,是我市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据悉,今年,我市将直面数字化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引进数字算法大模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除了依托数字技术探索新的组合发展路径,还将加快建设天马数字智慧产业园、新媒体MCN基地等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区,完善提升文创数据云平台功能;同时引进和培育一批对本土文化有感情、在跨文化领域专业性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更多力量。
做好入库工作,优化文化产业链布局。新建水晶云城、天展大发压合纸制造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近150亿元;东海水晶跨境电商、穿戴甲等项目获6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这些举措,都为我市文化产业蓄水池增添了活力。而做好“入库纳统”工作有助于全面地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将加强培训宣传,定期开展文化产业、统计业务、文化融合等方面培训;深化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文化产业统计重要性,增强文化企业配合度。另一方面,将持续完善文化产业监测体系,抓好全生命周期监测和文化企业后备库,完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文化企业服务力度,指导企业有序进行月度申报和年度分批次申报,确保后备企业有效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入库、退出企业及时预警,不断优化文化产业链布局,培育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