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莹 通讯员 张龙文)近日,都拉塔口岸迎来历史性时刻———首批8名中哈国际班车中国籍员工通过备案审核,成为“跨境运输备案免盖章”政策的首批受益者。这一创新举措的落地,标志着都拉塔口岸在“智慧口岸”建设中再次取得突破,以高效通关服务助力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该创新项目顺利实施与都拉塔口岸通关能力整体提质扩能项目的建设密切相关。都拉塔口岸地处中哈边境,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距哈萨克斯坦经济文化中心阿拉木图市仅有247公里,地理位置优越。2024年,在江苏援伊连云港工作组的支持下,我市投入援疆资金5572万元,实施了都拉塔口岸通关能力整体提质扩能建设项目。今年1至3月,都拉塔口岸出入境人员达2.63万人次,同比增长82.3%;出入境车辆1.7万辆次,增长98.6%,实现首季“开门红”,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都拉塔口岸积极推进跨境旅游、商贸物流、边境贸易、进出口落地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促进中哈商贸人员往来和文化旅游交流,加快口岸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为了进一步支持该口岸通关能力提升,我市以实施都拉塔口岸通关能力整体提质扩能建设项目为抓手,推进口岸通关能力全面提升。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霍尔果斯市委副书记、连云港援疆工作组组长许峰介绍,该项目不仅为口岸改扩建出入境查验通道及电子卡口等相关配套附属设施,还硬化出入境备停区、查验区42000平方米,并提升改造电力等室外附属配套设施,建设智慧口岸信息化平台,可以说该项目提升了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为新疆加快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提供了强有力的口岸支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建成,都拉塔口岸原有“一进一出”两通道已经拓宽为“三进五出”八通道,一批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为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双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得益于这一项目的实施投用,2024年都拉塔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万人次,出入境车辆达到6万辆次,货运通关量达67万吨,同比增长108.6%、40.3%和52%。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