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无人机+徒步”织密水安全巡查网


(□ 刘蔚 秦健)春日的赣榆,河面波光粼粼,岸边新绿初绽。下午3时,赣榆区水利局执法队员王纪波和同事们驱车抵达青口河畔。他们的任务是巡查附近15公里河道,排查私挖砂土、私设渔网等违法行为。“春季水位变化大,私挖砂土和阻水捕鱼高发,必须盯紧每一处隐患。”王纪波一边调试执法记录仪,一边向笔者介绍。

  河岸泥泞的小道上,四名执法人员手持定位仪,仔细检查河滩是否有新翻动砂土的痕迹。与此同时,一架无人机从头顶呼啸升空,操控员李涛紧盯屏幕,实时传回的画面中,河道全貌一览无余。“以前徒步巡查,一天最多走七八公里,现在无人机半小时就能覆盖几十公里,还能拍到隐蔽角落。”李涛说。今年以来,无人机已协助发现10余起私挖砂土案件。

“‘无人机+徒步’的形式是我们今年创新推行的‘1+N’河道巡查联合管控机制的核心内容。无人机视野广、机动性强,对所辖河库管理范围进行高空俯瞰,能够迅速排查出私挖乱采、侵占河道、乱堆乱放等妨碍河道行洪的问题,是我们得力的‘空中助手’。”李涛介绍,同时水利系统还整合各部门、各基层站所的力量,进一步延伸河库巡查的触角,形成河库管理保护的强大合力,建立起“纵横交织、上下联动、直达末梢”的立体巡查执法格局。

“老乡,河道边不能堆放渔网,影响行洪安全啊!”在一段村居密集的河道旁,王纪波发现村民老李正准备架设鱼簖。他一边帮忙收起渔具,一边递上水法律法规宣传材料。“我们理解大家靠水吃水,但河道安全关系到整个区域的防汛,您要好好看看这手册!”老李听完连连点头:“之前不懂法,以后一定按规矩来!”

这样的场景在巡查中屡见不鲜。执法车上挂着大喇叭,循环播放着河道保护条例;队员们的背包里装着宣传单,遇到村民便耐心讲解。王纪波坦言:“执法不是‘一罚了之’,更要让群众明白‘为什么不能做’。”今年以来,赣榆区通过宣讲会、村广播站普法等多种方式,引导地方群众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支持河道水库的水生态保护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河库水安全秩序。

夕阳西下,当天的巡查告一段落。执法队员们的裤脚上沾满泥点,但他们的脚步并未停歇。“河道巡查没有淡季,只有春夏秋冬。”王纪波说。他的身后,青口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两岸愈发葱郁的绿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