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在赣榆区G228国道与龙王河特大桥交汇处,往西南方向望去,一架崭新的巨型龙门吊巍然矗立,顶部横梁处“江苏海州湾船业”的字样清晰醒目,一块重达50多吨的船体分段正被缓缓吊起,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
去年8月份以来,江苏海州湾船业有限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对老船坞进行改造升级。这架龙门吊是海州湾船业从河南一家机械公司量身定制的一件造船重器,它载重100吨,横跨22米,双悬9米,起升高度28米,配备一个50吨、两个25吨、一个10吨的四钩起重系统以及2吨悬臂葫芦起升一台。这意味着今后海州湾船业能够轻松拿捏100米以下船体甲板板面及分段内构件的拼装需求。而在这之前,海州湾船业使用的汽车吊只有25吨吊重能力,效率低、人工多。
穿行在海州湾船业公司院内,只见一艘艘半成品的平头工程船和翘头捕捞船有序停放在造船坞台上,工人们头戴防护装备,在各自工位认真进行着切割、焊接、打磨、整理等工作。谁能知道,去年8月至今年2月,这里的船坞台经历了一次从地表到地下立体式、全方位的改头换面。
地表,老坞台上的船体横移轨道和造船设备全部拆除,2000平方米的横移区不复存在,仅此一项变革就可多停放30艘船。加上原来的轨道被盘车取代,大大增强了船体移动的作业效率和灵活性,从而使得新坞台可停放100多艘船,比改造前多出60艘。船舶下水坞道由原来的10米宽扩建为20米宽,以满足5000吨以下船舶的上下水。另外,新坞台不仅安装了大吨位的门式起重机和承载力翻倍的卷扬机,而且更换了拉坞设施,新建了数控加工车间、油漆车间、喷砂车间、危废库房及配套环保设备,钢板用激光和等离子切割取代了原来的手工切割,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细度,由此带来船舶分段建造效率提升40%。
看不着的地下,才是这次“变脸”工程的重中之重。全厂面积4万多平方米,每隔2米就要灌注一根深度8至12米的水泥桩,全厂共灌注5000多根,为的就是增加新坞台的承重力,为承建100米以下的中等船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大手笔出自海州湾船业的“少东家”尹相日。他介绍,2014年,为了提高渔船作业的安全性,国家提出“木改钢”计划,用钢质渔船代替木船。这个国家计划给造船业带来了巨大变化,连续3年,前来订船的船主排起了长队,以至于现在仅赣榆区就有近2000艘钢质渔船,推动我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海州湾船业就是在那一年“调向转型”的。这家成立于2008年11月的木船坞开始向钢质造船厂蜕变,最高峰的头三年,平均每年造船达50余艘,造船的资质也由2014年的30米提升至2016年的45米。
2020年,不到30岁的尹相日从父亲手里接过“帅印”,开始掌舵海州湾船业。彼时,连云港地区船业公司已有12家,海州湾船业作为一家民营独资企业,如何在全市船业公司中成为重量级的存在?这是尹相日上任公司总经理以来殚精竭虑的头等大事。
“以前连云港地区的钢质渔船相对于浙江等沿海地区的船只偏小一点,但是近些年,咱们的船只越造越大,质量也越来越好,这是连云港渔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尹相日意识到,必须升级造船资质段位、提升造船工艺质量,才能确保海州湾船业持续“扬帆”。
为此,尹相日申请将海州湾船业的造船资质提升到68米,同时开始频繁奔波于舟山、宁波等地,考察大型造船厂的生产规模、先进设备、人才储备和精细管理。“就像是修车一样,我们只能修普桑,奔驰宝马的活儿接不了。”越看越上火的尹相日下定决心对公司进行一次由内到外的彻底大变革。
除上述“变脸”工程之外,公司还掀起了一场“革心”运动。造船是一项在钢铁上迸发艺术火花的技术活,为了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公司的文化灵魂,尹相日在花重金确保新船坞硬件设施和钢材、焊材足够“硬”的同时,又从浙江和江西等地花重金挖来了一批“硬手”造船技工。其中,从浙江台州引进的造船技工金敬甫最拿手的活是分段构件焊接,不仅活干得非常板正,而且十分注重环保整洁,每次干完活都会主动用随身携带的袋子把垃圾收拾干净,所以在他工作时,尹相日经常组织工人前去围观学习。
既有这样经常性的言传身教、比赛练兵,又有全流程的质量把控,因此,作为第三方机构的连云港神舟设计院对海州湾船业建造的船舶开展的焊接拍片通过率达100%,“焊接质量好”成了船老大们交口称赞的口碑。
“革心”不仅体现在工艺技术的传承创新上,还映射在对工人安全生产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上。3月29日14时18分,“这是最后一次警告了,以后谁的料子再胡乱堆放,影响道路通行,告知不迅速整改,厂里派工整改到位,工班出费用。”这是安全环保巡检员王永杰在公司员工微信群里发布的信息。每天,这样的警示信息在微信群时常闪现。
“其实,我到浙江等地大型船厂考察学习,最让我震撼的是人家对安全、环保的高度重视,一眼望去非常整洁干净,我认为这两项工作是验证一家船厂是否称得上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标准,更是造船企业最根本的生存之道。”为了改变海州湾船业以往脏乱差的生产环境,更为了让安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尹相日不仅每年花费五六万元处理危废材料,而且每月花费两三万元雇佣专业人员进厂打扫卫生,并要求各工班每天下班前将所有废铁全部清除,所有用料码放整齐,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场地卫生。“我的工作理念是管理维度必须加宽,必须让每个人知道公司的规章制度靠大家共同遵守,企业形象靠员工共同维护。”
软硬双向发力,让海州湾船业的造船资质不断提升,订单也是源源不断。今年春天,海州湾船业不仅成功取得90米长、4000吨位中等体量船只的建造资质,而且开始全力冲刺中国船级社(CCS)入籍船舶的建造资质。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公司共有31艘船建造订单,其中,200多吨渔船22艘、500吨工程船7艘、3500吨甲板船2艘,要求今年8月1日之前必须全部交付,所以开年即满负荷运转。预计今年下半年也将有二三十艘船的订单,修船业务每年都有二三百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绿色发展的新赛道上,尹相日已开始提前布局。目前,海州湾船业正与中国海洋大学、江苏省造船工程协会密切接触,积极探讨智能船舶、远洋渔船的工艺设计、材料选用和人才输送等事项,并与宁德时代对接交流,深度探索船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的目标就是创建苏北地区造船业标杆民营企业。”尹相日踌躇满志地表示,不久的将来,公司一定会拿到新能源船舶订单。届时,在全市船业从近海运输迈向深远海装备的新征程上,海州湾船业必将得心应手、大显身手。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