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东海县探索 “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新路径 “指上掘金”打造全国美业产品集散中心


(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王高阵 崔海涛 赵宇涵)产业链党建是基层党建的新课题。近年来,东海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新路径,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穿戴甲产业发展动力,全力打造全国美业产品集散中心。


  银色的“蝴蝶”落于指尖,祥云图纹与精心打磨的珠链交织成画……如今,东海日产穿戴甲40万副,数量占据国内70%的份额,成为水晶之外东海的第二张产业名片。


  为发挥东海水晶产业链联合党委牵头抓总的作用,东海水晶产业链穿戴甲支链应运而生,并成立东海穿戴甲行业协会党支部,构建职能部门牵头,属地党(工)委和行业协会、链上企业等共同参与的“1+1+N”产业链党委体系,吸纳原材料生产、产品款式设计、生产制造、电商销售等4大类78家企业。


  “作为链上企业,党建工作的注入,最明显的感受是提振了发展信心,我们的产品不仅获得了市场认可,也逐渐收获了同行的重视。”图婳美甲公司总经理范倩南说。


  联合党委通过选派“党建助企专员”,分区包片覆盖链上所有企业商户,解决企业实际困难78件,特别是针对链上企业参展需求,产业链联合党委常态化组织链上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赛事。围绕穿戴甲产业举办各项赛事、评比活动40余场,组织160多家穿戴甲企业(商家)参加中国国际美博会、新加坡电子商务展等,现场签订140余万元订单。


  2024年6月18日,东海穿戴甲行业协会发布了全国首个《手工穿戴甲团体标准》,同时与中轻工合作起草穿戴甲国家级团体标准,进一步填补监管空白、引导行业规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发挥了产业链党组织作用,积极搭建平台、整合部门资源、优化产业生态,引导产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周海芹介绍。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东海县通过优化“一中心两集聚”产业链布局,政策招引44家企业入驻穿戴甲展销体验中心;建设6万平方米美业产业集聚区,集聚耗材、包装等产业配套企业7家;盘活乡镇闲置空间,打造27个手工生产集聚区,帮助2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鼓励支持企业销售模式从B端向C端转移,通过与阿里巴巴、小红书、亚马逊等平台签约,提升东海穿戴甲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与占有率。2024年,东海手工穿戴甲年产量达1.5亿副,数量占全国70%,销售额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166.7%。


  人才兴则产业兴。围绕产业链人才需求,东海县出台《关于扶持东海穿戴甲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东海已经设立人才引进资金,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对企业进行补贴。”东海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东海县还打通产学研通道,深化与本地技工院校合作,新开设穿戴甲产品营销、产品设计等相关课程。举办连云港市第六届“晶工巧匠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新增美甲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行业相关比赛单元,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开展穿戴甲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认定,政企联动开展穿戴甲产业相关培训,举办10场电商专场招聘和穿戴甲专场招聘活动,帮助穿戴甲企业招工2000余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