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畜牧战线“铁娘子”的30年坚守


记 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张雪君​)在我市畜牧领域,蒋向君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身为市畜牧兽医站站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她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矢志不渝的热忱,在守护全市畜禽产业健康、推动行业转型、助力科研落地等方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工作30年来,蒋向君主持省市科研项目3个,参与科研项目17个。她主持省农委三新工程项目《羊秸秆颗粒配合饲料》,填补了江苏省内反刍动物秸秆颗粒配合饲料技术的空白;主持的市科技局项目《饲料级动物油渣加工技术研究》,填补了省内动物油渣加工技术的空白。她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进步奖和部省市各类表彰,所在单位近年也荣获省市表彰13项。今年,她还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与病毒赛跑的“铁娘子”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禽重大疫病不仅严重危害养殖业健康发展,还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与人民健康。

  2018年8月3日,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一疫病死亡率几乎达到100%,整个养猪行业心惊胆战,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蒋站,我们养殖基地连续几天有50多头猪出现发热死亡现象……”8月18日,正在休假的蒋向君接到了江苏连城牧业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普通疾病,立即取消了早已承诺孩子的旅游计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既然没有经验可循,我们就把这次的考验做成一个范本,每一步骤都要仔细记录,留存高清照片。”蒋向君带领团队组织开展了解剖、抽样、送检等一系列紧急处置工作。后经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8月19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该疫情为全国第三起非洲猪瘟疫情,也是江苏第一起。

  蒋向君深知疫病防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酷热的8月,她身穿防护服连续奋战了4天3夜,衣服一遍又一遍被汗水浸透。在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时,蒋向君带领团队加班加点组织撰写技术论文《江苏省首例非洲猪瘟的现场诊断》。论文一经发表,就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仅3天网上点击量就超过了7.8万次,被大家誉为“专业的解剖图片,是中国非洲猪瘟诊断的教科书”。

  蒋向君用自己的专业和敏锐,填补了国内非洲猪瘟临床诊断的空白。同时,在接下来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她积极建议和推动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连政办发〔2019〕115号)等一系列文件。

  “畜牧安全就是食品安全,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1995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并获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她,一头扎进了畜牧兽医事业。从业多年来,她深知畜禽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稍有差池,便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多年来,她始终将责任扛在肩头,奔波在疫病防控一线。她常年深入全市各个养殖场,定期采集样本,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及时掌握疫病动态。在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防控期间,她更是日夜坚守,制定防控方案。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我市畜禽重大疫病发病率持续降低,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坚实防线。


执着种业振兴的“播种者”



2020年,我市生猪价格直线飙升,每公斤售价达46元,老百姓“吃不起肉”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促进全市生猪恢复生产,蒋向君组织起草《关于恢复连云港市生猪生产意见》等3个文件,到30多家全国大型养殖公司招商引资,组织召开35家拟投资企业座谈会,协调自然资源局出台全市生猪发展“一张图”;组织开展全市大型生猪产业投资签约大会,26家大型企业落地,总投资56亿元。

  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举措,让港城老百姓端稳了“肉盘子”。但蒋向君并不满足于此,她知道“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唯有把种业搞上去,才能实现长远发展。我市拥有的老淮猪、苏北毛驴、徐海鸡都是非常优良却濒危的畜禽品种,亟待保护和开发。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蒋向君想方设法多方探索,积极推进畜禽品种保护和科研工作。目前,在老淮猪、苏北毛驴以及徐海鸡3个地方品种中,老淮猪、徐海鸡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名录,苏北毛驴被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所有的畜禽遗传资源均建立了地方品种原种场。

  在赣榆区沙河子园艺场的徐海鸡保种场,徐海鸡过着“美好生活”。新中国成立前,徐海鸡是连云港本地当家品种,后来因片面追求高产,大量引进外来鸡种,致使徐海鸡品种严重混杂,纯种鸡群几近灭绝。徐海鸡胫脚长羽、母鸡长距、产白壳蛋,在地方鸡种中独一无二。2011年,省家禽研究所从原产地搜集了仅存的300余只纯种徐海鸡,在扬州进行抢救性保护。

“蒋站,什么时候把这些寄养的徐海鸡弄回连云港保种?”2017年,刚刚担任市畜牧兽医站站长的她,接到时任江苏省畜牧总站站长朱满兴的请求。

  蒋向君把这话听在心里,立马落实到行动上。她多次带队开展调研,查阅资料,最终选择赣榆区作为保种地点。经过她的不懈努力,2019年5月2日,960只徐海鸡终于结束“漂流在外”的生活,在各方的期待下,实现“游子归乡”的梦想,回到了故地新居——赣榆区徐海鸡保种场,顺利进入地方品种抢救性保护阶段。2023年,徐海鸡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进入国家濒临灭绝品种畜禽保种范围。

  这两年,让蒋向君操心的还有灌南黑猪,“灌南黑猪是灌南老百姓以梅山猪、二花脸猪和地方黑猪为种猪,经过40多年的自繁自养培育而成的。其产仔率特别高,平均产仔数达18头到20头,比现有的国家级种猪场平均产仔数还要高,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

  发现这一优良品种后,蒋向君既兴奋又担心。灌南黑猪能繁母猪现有存栏数约2.6万头,养殖主体主要是散养户,饲养方式主要为散养。散养户饲养,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低,极易受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启动选育工作迫在眉睫。

  “育种工作能出成果都得8年到10年以后,那个时候我可能都已经退休了,但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必须全力以赴推进。”正是这份责任使然,蒋向君推动灌南黑猪2023年入选江苏省种业重大品种协作攻关项目,2024年入选江苏省生猪产业集群项目,获批中央财政资金750万元,让灌南黑猪未来发展之路渐渐明晰。


打通科研转化的“践行者”



在市畜牧兽医站实验室里,一台台精密仪器闪烁着微光,身穿白大褂的蒋向君正俯身观察着显微镜下的样本。她的手指轻轻调整旋钮,镜片下病毒的细微结构逐渐清晰。

  “病毒变异速度比我们想象得更快,必须抢在它们变异前解决,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就是我们的武器。”为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水平、规范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蒋向君带领团队在全省率先开展实验室CMA资质认证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先后完成了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编制、人员培训等工作,并进行了历时4个多月的试运行。

  2019年1月4日,市畜牧兽医站正式获得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成为江苏省畜牧兽医条线首家获得该资质的单位。

  “到目前为止,在全省动物疫病防控系统中,我们畜牧兽医站实验室依然是唯一一家通过省市场监管局认证取得CMA资质的实验室。”蒋向君自豪地说。2023年,市畜牧兽医站实验室获批农业农村部关于陆生动物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项目;2024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动物疫病监测站,为全国疫病监控提供数据支持。

  如今,站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蒋向君眼神笃定。“起好头、带好路,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里,她用真情和实干续写着“畜”势勃发的新篇章。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