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莹 朱迅 通讯员 朱影雁 王庆杰)“以前从花果山大道开车到园区,园区的路灯有些暗,现在可好了,整条路明晃晃的,开车特别安心。”家住市开发区锦绣香江小区的市民王女士说。
4月22日,笔者从市开发区获悉,为了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方便居民和企业夜间出行,促进园区夜经济发展,市开发区对128条道路的1.6万余盏路灯进行了改造,新改造的智能LED灯具和99台智能箱变全部“上岗”。“此次项目是市开发区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成功探索,通过‘企业投资+电费分成’这一创新模式,成功实现了全区1.6万余盏老旧路灯的智能化改造,且没有增加财政支出。”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涛介绍。据统计,改造后路灯系统整体能耗降低了50%以上,每年可节省电量约600万千瓦时,减少标准煤消耗73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10吨,有效降低了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近年来,市开发区产城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框架不断延伸,市开发区陆续安装了一批路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灯具老化、光衰严重、亮灯率不高等问题逐渐显现,导致照度不足。路灯“黑暗点”群众有意见,通行有“盲区点”。尽快解决路灯照明问题,提升城市照明品质,成为市开发区打造城市几何新中心一项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2024年12月,市开发区启动了路灯节能智慧化改造项目,通过采取“合同能源托管”模式,引进第三方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市政路灯照明节能化智慧化改造及运行维护。按照这一机制,中标企业承担起1.6万余盏路灯的采购、安装以及长达10年的运维成本,政府则以改造后节约的电费作为对企业的投资回报。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巧妙地化解了财政资金短缺与市民照明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政府管理效能、企业投资收益以及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
路灯节能智慧化改造项目,通过升级改造智慧化管理系统、搭建智慧可视管理平台,所有更换的LED灯具在智慧路灯平台上可显示地图位置,并能根据时间、环境亮度、交通流量等因素调整路灯亮度,实现远程开关灯、调光,甚至可以精准定位到每一根路灯杆。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在提高照明质量、节约能源的同时,极大提升管理水平并降低运维成本,确保了城市照明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