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环 王涛 贾淼薇)“我们最近一直在忙着清理湿地的植物残体,冲刷滩面。”又到了柳绿花红的季节,市农商控股集团蔷薇湖公司生态运管部主任赵荣带领团队正式启动了今年的春季护滩工作,为汛期应急供水做准备。
日前,笔者在赵荣的带领下,来到蔷薇湖樱花小路十米开外的小桥上。此时,两位脚穿雨靴、头戴草帽、身穿救生衣的工人正在用竹竿和纱网组成的抄网打捞水草。
“每天清理腐烂水草,就像给湿地做日常梳洗。”赵荣弯腰拨开一丛芦苇,指着附着在根系的深褐色絮状物说,“这些‘天然滤芯’能吸附重金属,对于净化水质来说更环保、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我们利用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根系吸附污染物,并投放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净化水质,平衡湿地生态系统。”
蔷薇湖是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应急状态下可以保障市区7到14天的原水供应需求,其有效库容达650万立方米,不仅是主城区应急供水的“生命线”,更是我市以生物技术净化原水水质的人工湿地典范。在湿地的加持下,原水被转化为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的“放心水”,部分指标甚至达到Ⅰ类标准。
深入湿地核心区,复合表流湿地传来汩汩水声。蔷薇湖公司副总经理黄鑫介绍:“从4月8日开始,我们开展供水前期复合湿地A、B区冲滩工作,两台总流量为每秒6立方米的水泵将外河原水提入各净化单元进行湿地冲刷,每日调水约17万立方米,此次冲滩预计将持续两周时间,将复合表流湿地的水体冲刷4至5遍,相当于给湿地换四五次‘洗澡水’。”
说话间,几条白鲢突然跃出水面,划出晶亮的弧线,惊动了几只野鸭。赵荣笑着说:“蔷薇湖自建成以来,原生态的湿地环境便吸引了数十种水鸟来此栖息繁衍。冬天数万只野鸭会飞来湖面上过冬,夏天成群的白鹭会驻足浅滩,水鸟们总是最先感知到湿地的温度、湿度变化。”
清澈的湖水、丰茂的水草、肥美的鱼虾,鲜有人打扰的蔷薇湖湿地已然成为水鸟的天堂。在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精心管护下,蔷薇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绿色保障”。黄鑫感叹:“对于我们来说,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就是守护港城居民的用水安全,确保水源安全稳定运行就是最大的民生。”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