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戚跃潇 通讯员 孟婧)4月23日上午,连云港市检察院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工作情况,解读《关于构建进出口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的十条意见》,并发布7件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市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日益迫切。市检察院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充分履行四大检察职能,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持续服务我市企业创新发展,为港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69件252人,其中审查逮捕案件9件14人,审查起诉60件238人,同比上升253%。提起公诉44件121人。不起诉后反向移送行政处罚15人,制发行政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件。所办案件主要集中在涉商标侵权案件,侵犯著作权、商业秘密案件数量增多。案件涉及技术秘密、美术作品、新材料、酒业、服饰箱包、珠宝、化妆品等民生及生产领域。
市检察院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强化司法保护,高质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惩侵犯商标权、商业秘密、著作权等犯罪,持续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创新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现提前介入全覆盖。推行“一案四查”机制,统筹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线索,推动落实知识产权检察一体化综合履职模式。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保障各类企业实质性参与诉讼。强化跨部门协作,着力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就办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涉商业秘密技术秘点、“同一商标”认定、公益利益受损等问题,形成司法共识。加强法治产品供给,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医药、石化等重点产业,推出“点对点”法律服务,通过风险提示函、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举办庭审观摩、案件听证会等提升保护实效。两级院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实况,通过普法宣传、法律监督履职等互动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