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就是软实力 作家就是生力军 港城如何打造“本土作家群”?

【连网】(□ 张晨晨 解永红 文/图)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影剧本、新闻特稿……日前,《文思连云———连云港当代作家书展》在市图书馆举行,书展展出连云港当代100多名作家出版的2000余册书籍,涉及门类众多,引得广大市民纷纷前来分享家乡作者的精神食粮,而这场书展也在集中展示我市的文化软实力上,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文化是软实力,近年来,各地对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重大意义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而诸多地方都意在通过打造本土的作家群来实现这个目的。借此书展,也引发了如何打造我市“作家群”的思考和讨论。

首个地市作家书展开幕

我市“作家谱系”首次呈现

市作协成立至今,68年来,涌现出了老中青几代作家———刘国华、徐则臣、陈庆港、柏邦妮等,最年轻的作家是1997年出生的李政辉,他们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据市作协主席蔡骥鸣介绍,目前,我市文学创作队伍拥有中国作协会员十余人、省作协会员一百五十多人,呈现出老中青梯次相对构成良好的局面。他们以一以贯之的文学精神,书写港城之美,以饱满的创作热情,投身于港城生活。

“我们今年七八月份就着手筹备这个作家图书展,在省内,这种纯粹的本土作家书展还是很少的。”蔡骥鸣说,“我始终认为,连云港是个有着文学底蕴的城市。从远古时代的神话,到关汉卿的《窦娥冤》,到吴承恩的《西游记》,到在赣榆生活十年的吴敬梓写出的《儒林外史》,再到李汝珍的《镜花缘》,以及石曼卿、朱自清,处处都是文学的元素,都具有浪漫因子,具有大海的胸襟。既有走向全国的,又有走向世界的,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影剧本、新闻特稿等,68年的文学成果,上千本精美的图书,让观众感到惊奇和震撼。据悉,这次文学盛宴,为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观摩、交流和学习机会。很多参观者认为,这次当代作家书展,不仅是作家成果的一次很好展示,更是对连云港市文学创作的一个有力推动和促进。

“通过此次活动,丰富了市图书馆的文化内涵,扩大了作家的影响力,让高雅的文学艺术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一位参观者评价道。从这次书展上,他们看到了连云港作家的个性与才华,如全国知名的本土作家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的厚重与哀伤,市文联原主席周维先的小说《鄂尔多斯婚礼》的浪漫与悲戚,知名摄影记者陈庆港《冈底斯遗书》的孤绝与冷峻,悬疑恐怖小说作家成刚作品的惊艳与离奇。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交相辉映,凸显了我市文学队伍的百花齐放,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城市文化品牌输出需要文学作品

我市“作家群”概念还待明确

“文学艺术类名人或者名作,一般来讲都极具个体特质,很少有什么地域属性。不能用一地‘特产经济’的思维来支持文学创作。”蔡骥鸣说,“但现在随着各种地方文化意识的觉醒,打造‘作家群’的概念不断被提及,因为其中凸显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他说,已知目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在打造“作家群”这一文化品牌,譬如昭通作家群、东原作家群、南阳作家群等,在中国当代文坛中都是非常独特而坚实的存在。他们不仅贡献着无数优质文学作品,更是振兴地方文化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我市的文学创作事业同样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徐则臣、张文宝、陈武、王成章、李洁冰、麦豆等作家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两万余件,出版文学书籍三千余种,为文化强市、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类似的文学奖项设置也在不断完善,譬如第一届花果山文化奖等。然而,表面看来,我市的文学事业发展顺风顺水,实则仍有捉襟见肘的困境。蔡骥鸣介绍:“不像那些着力打造‘作家群’的地市,目前,我市仍没有明确的‘作家群’概念,没有真正形成我市作家群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文化品牌。”

蔡骥鸣表示,我市所有作家基本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态,而且客观来说,本土出产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在思想含量、艺术分量、人文高度等方面,相对偏弱,因而作者和作品的社会知名度普遍不高,缺乏像莫言、赵本夫、毕飞宇等代表地方文学输出力量的代表性作家,吸引力不强,从而对全市文化形象的宣传推介相对有限。

打造“作家群”需要多方参与

青年作家力量亟待补充

“打造本土作家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能当成一项工程任务,去强行构建,否则会适得其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激发全市作家人群的创作热情,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和机制完善,全方位考量。”一位业内人士称,投入欠缺、资金困难、项目不定,是制约本市“作家群”这张文学名片开发创新的瓶颈。近年来,我市在文学作品的孵化培植、文创产业的布局和夯实等方面,虽都作了倾斜和扶持,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本土作家群文化名片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导致文学创作热情受到波及。

与此同时,我市对文学人才力量的培养、引进、选拔、使用、激励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市作家的年龄结构呈现“纺锤形”,中间大,两边小,中年作家是中流砥柱。这等结构虽相对合理,但也直接说明,我市的青年作家群体很是薄弱。目前,我市注册的作家里,“80后”作家寥寥无几,“90后”更是屈指可数,几乎出现了人才断层。而我市大部分中老年作家的作品同质化又相对严重,在题材选择、表现风格、写作手法上都有不少雷同,缺乏新意和辨识度。

蔡骥鸣分析道,现在是个快消年代,文学作品也难逃被“碎片化阅读”的宿命,甚至严肃文学作品会被边缘化。但这又是个文学作品严重过剩的年代,大量网络文学充斥其间,虽良莠不齐,但也令不少青年作家名利双收。他们的作品风格独特、个性突出,善于迎合年轻主流消费人群的阅读心理和习惯,反过来也引领了当前文学市场的走向。而我市青年作家的断档,很容易导致我市中老年作家整体上摸不清当前文学市场的发展走向,从而出现事倍功半的“打折”效果,本土文化品牌的打造也相对举步维艰。

“未来的文学发展趋势,必将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逐渐融合,并且网络文学经历一段时期的泥沙俱下之后,会自然沉淀,涌现出更多可媲美传统文学的精品力作。”蔡骥鸣说,当务之急,我市需要发掘更多熟稔网络文学创作的中青年作家,甚至可以对一些有发展潜质的作者开展作家签约制,或者对应个人的创作计划,实施创作假期制度,提供资金扶助,以达到扶持文学中坚力量的良好作用,从而不断打造出结构更为合理的“本土作家群”。

相关新闻